华科培养方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华科培养方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生理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代码:071003 授理学学位)

一、培养目标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及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协作,身体健康,愿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医学事业服务。

2.具有勤奋、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3.全面坚实地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熟悉本专业研究领域的新进展;新技术、新动向。能胜任本专业的教学工作;具有创造性地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

4.能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书刊和撰写论文摘要,具有一般听、说、写能力。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干细胞研究 2.神经生理 3.心血管生理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专业博士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5年。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4-6年。

四、学分要求

已获硕士学位博士生总学分要求≥29学分。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总学分要求≥53学分。

类别 总学分 ≥34学分,其中:高水平课程≥6学分修课 (全英学分 课程≥2学分,国际一流课程≥2学分) 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 ≥53学分 普通博士研究生 ≥29学分 以同等学力报考博士生 校级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其中: 中国特色理论与实践2学≥10学校级公共必修课程≥4分;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分,其中:学分,其中: 代2学分;自然辩证法概全英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论1学分;硕士一外2学≥2学分代2学分; 分;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或国际一英语论文写作2学分 校级公共选修课≥1学流课程≥分: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2学分 它类课1学分 学科基础与专业课≥24学分,其中: 1

按硕博连读、直攻博研究生的要求培养,符合课程免修规定的,可申请免修。 跨一级学科课2学分(任选)

一级学科基础课8学分(必修) 二级学科基础课4学分(限定选修) 硕士专业课4 学分(任选) 跨一级学科课4学分(任选) 博士专业课4学分(任选) 补修课程、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1学分 专业课4学分(任选) 任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 1学分 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国内国内召开的国际学术召开的国际学术会议并提会议并提交论文1学研究 ≥19学交论文1学分 ≥19学分 分 环节 分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论文中期进展报告1学分 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发表学术论文1学分 学位论文15学分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生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类别 课程 课程 代码 课程名称 学时 18 学季节 分 开课单位 备注 408.602 自然辩证法概论 1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春/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2 秋/春 外国语学院 1 2 2 4 3 2 2 2 硕士研究生阶段 必修 ≥6学分 学位课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408.601 36 公 实践研究 共 411.500 第一外国语(英语) 32 必 修 人文类或理工类或其它类 课 课程 程 408.810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36 411.800 英语论文写作 510.804 医学分子生物学进展 24 80 秋 马克思主义学院 博士必修≥4学分 秋 外国语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公卫学院 必修 ≥8学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 限定选修一级 510.500 医学统计学 54 学科 基础 510.512 基础免疫学(全英语课程) 36 课 神经损伤、再生与修复(国510.509 32 际化课程) 二级 510.536 神经科学最新研究技术与36 2

春 基础医学院 学科 方法(国际化课程) 基础 510.518 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 40 2.5 课 510.514 现代组织化学技术(全英) 32 2 510.528 超微病理学基础(全英) 20 510.535 生物信息学应用实例和指40 南 1 2 2 2 2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春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春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秋 基础医学院 基础医学院 ≥4学分 (硕士研究生阶段) 硕士510.502 生理学进展(全英语课程) 36 专业选修510.509 神经再生与修复(全英+32 国际化课程) 课程 生物信息学应用实例和指510.535 40 南 510.817 ≥4学分 干细胞技术与应用(国际24 1.5 化课程) 2 4 2 5 2 2 博士 510.809 高级机能学研究方法与技36 术 专修课程 510.806 高级神经生物学 80 510.515 离子通道理论与膜片钳技32 术 80 32 32 ≥4学分 跨一510.805 医学高级遗传学 级学510.533 心脏与血管药理 科课程 510.542 病毒转基因技术原理 全体必修 ≥2 非510.512 基础免疫学(全英语课程) 36 2 学补修 位课程 510.504 医学分子生物学(国际一40 2.5 流课程) 课 650.8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博) 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或国内650.802 重要学术会议并提交论文(博) 650.803 论文中期进展报告(博) 研究 环节 650.804 发表论文(博) 650.805 学位论文(博) 1 1 1 1 15 1 1 10 本科非医类的硕士生必修 650.501 文献阅读与选题报告(硕) 650.502 在学术会议上作学术报告(硕) 650.503 学位论文(硕) 六、本学科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提出的具体要求

(一)选题报告

3

普通博士生第1学期,直博生第3学期完成选题报告。 (二)学术活动

结合研究课题在教研室作专题报告、文献报告、综述报告和科研论文报告不得少于2次,并在省级以上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

(三)论文中期报告

博士生撰写博士学位论文前,要向博士生指导小组或有关学者、专家报告研究工作成果,听取质疑与商讨改进意见,待创造性研究成果获得认同后,方可撰写论文。

(四)论文答辩(普通博士生第6学期,直博生第8学期)

全面整理和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初稿,在教研室进行预答辩,听取意见,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并撰写学位论文。

博士研究生申请论文答辩的基本条件:(1)修完所规定的课程学分;(2)完成论文选题报告;(3)完成论文中期报告;(4)在刊物上发表规定数量的论文;(5)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6)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

(五)培养方式

采取理论学习与课题研究相结合,导师指导与指导小组集体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既要明确导师及指导小组的作用,又要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我们国际合作的优势,和国外专家联合培养。

(六)组织管理

实行分级管理负责制。系主任负责研究生的全面管理,导师与指导小组对研究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给予具体关心和指导,同时在科学态度、敬业精神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研究生每月向导师汇报一次学习和思想。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