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养殖全程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土鸡养殖全程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6)放牧场地围网。放牧林地应根据管理人员的放牧水平决定是否围网。围网采用网目为2厘米×2厘米的鱼网即可,网高1.5~2.0米。

生长期的饲养管理:此期的特点是鸡只生长速度快,食欲旺盛,采食量不断增加。此阶段以放牧结合补饲方式饲养,使机体得到充分发育,羽毛丰满,为后期育肥打下基础。

五、放养管理 开始放养的几天为防应激,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出笼前3个月不用抗生素和驱虫药。

富硒帮

养鸡技术--散养鸡技术 养鸡技术--散养鸡技术

散养土鸡怎样防疫

长期以来低程度的选育和粗放的饲养管理使土鸡形成了疾病少、耐粗饲的特点,再加上土鸡大多数采用的是“四园”(果园、茶园、桑园、竹园)散养,环境远离污染,利于防病。

柴鸡散养应注意的问题

近年来,柴鸡山地(林、果树地)散养在各地得到蓬勃发展,迎合了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同时,采取散养改善了鸡只的生长环境,为增强鸡体质、减少鸡群患病、减少药费开支、减轻养鸡业带来的环保压力、改善鸡产品品质有重要意义。

地方品种鸡大棚的散养技术

我国地方鸡品种资源非常丰富,大多为肉蛋兼用型品种,都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广、觅食力强、抗逆性强、抗病力强、体型外貌美观和肉质优良等特点,都适用大棚散养技术进行饲养。

“笨鸡散养”技术

散养鸡要选择当地品种公鸡,在我市—般选择当地芦花鸡或庄河大骨鸡进行散养。雏鸡来源:一是用收购种蛋孵化;二是买混合雏。母鸡用于产蛋,公鸡放养育肥后上市。

公鸡雏散养致富快

在抚顺县,许多农户养的散养肉鸡既不是舍养的五六十天就可上市出售的肉食鸡,也不是农村家养一年才长到1.5公斤重的小笨鸡,而是把孵化场里孵化蛋鸡雏时分离出来的海兰品种公鸡雏,放在荒山绿地,远离居民区野外散养,以昆虫、草、枝叶等野生小动植物为主要食物,很少用人工饲料养出来的肉鸡。

散养家禽新模式

目前,多数农民利用丘陵、山坡散养家禽,其实,平原地区的农民朋友也可利用当地的林地进行家禽散养。现介绍一种新的散养家禽模式,供读者参考。

畜禽散养不利防疫

“十五”期间,北京市畜牧业有新的发展,畜禽饲养的规模化、标准化和集约化程度正在提高。养殖业产值在大农业中的比重已超过种植业,达到了58%。近年来,北京对畜禽疫病防控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卓有成效地控制了禽流感。

告别散养提升畜禽产品的质量

长期以来,我国的饲养业一直是以农户家庭散养为主的小规模大群体的养殖模式。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养殖,规模小、设备简陋,不利于疫病防治开展。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国内各大城市相继实行畜禽产品市场准入制度,这种散养模式正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

养鸡技术--蛋鸡饲料配方(1)

一、雏鸡 (1~60天)配方:(一)玉米62%,麸皮10%,豆饼17%,鱼粉9%,骨粉2%。(二)玉米60%,麸皮10%,豆饼22%,鱼粉6%,骨粉2%。

二、青年鸡(61~120天)配方:(一)玉米55%,麸皮20%,豆饼7%,棉子饼5%,菜籽饼5%,鱼粉5%,骨粉2%,贝壳粉1%。(二)玉米66%,豆饼18%,葵花子粕11%,鱼粉3%,骨粉1.5%,食盐0.5%。

三、产蛋期饲料配方:(一)玉米56%,杂粮10%,麸皮6%,豆饼17%,鱼粉5%,贝壳粉3%,蛋氨酸、食盐等3%。(二)玉米68%,麸皮6%,豆饼8%,鱼粉10%,骨粉2%,贝壳粉6%。

四、蝇蛆饲料加工方法及饲喂量。取黄豆5公斤,浸泡发胀后磨浆,与麸皮10公斤拌成糊状,放入缸或桶中发酵。口要封闭,放于太阳下曝晒,夏季3天,秋冬季节1周,可产鲜蛹蛆20~30公斤,可供500只鸡吃1周。

秋季如何调整蛋鸡饲料营养

秋季日照时间逐渐变短,如何保持鸡群高产稳产更显重要。怎样科学地调整饲料的营养,保证蛋鸡的生产数量及质量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下面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经产鸡群配方调整

配方调整要谨慎

秋季天气凉爽,鸡的食欲逐步好转,采食量逐渐增加,为了降低饲养成本,有些养殖户很快就把配方进行了调整,降低了饲料的营养水平。虽然这样降低了成本,但是从机体需求角度是不合理的。

配方调整的必要性

⑴缓解机体疲劳

经过漫长的产蛋期和炎热的夏季,鸡体已经很疲劳,体质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为了让鸡群能安全度过冬季,秋季正是鸡群恢复体力、养精蓄锐的时期。

⑵维持高的生产性能

为了使鸡群有充沛的体力,能持久高产,进入秋季之后,仍要根据鸡群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

合理调整营养水平

⑴注重能量的补充

在夏季营养的水平上,适当增加玉米、高粱、谷物等能量饲料,提高日粮的能量水平。体重与标准体重相差很大时,可以添加1%~2%的油脂,这是提高体重最有效的方法。

⑵蛋白质及氨基酸的补充

多喂些动物性蛋白质饲料,提高蛋白质的浓度及利用率,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日粮中适时添加蛋氨酸和胱氨酸等,加强营养。在出现产蛋下降,蛋型变小,蛋壳薄,内容物稀薄时必须加料,以保证尚未换羽的鸡群继续换羽产蛋,促进已换羽的鸡群迅速长成羽毛,尽早恢复产蛋。

⑶Ca、P的含量

还要适当增加Ca、P的含量,以减少破蛋,增加产蛋量。

⑷维生素的添加

为了提高鸡群抗应激能力,在日粮中要多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的含量,使鸡群能够平稳、快速地适应秋季带来的影响。

初产鸡群配方调整

配方调整要及时

春天饲养的蛋鸡立秋以后,即将产蛋。这时新鸡采食的营养,一部分用于产蛋,一部分用于自身的生长和发育,如果这个时期不及时做好饲料营养的调整,容易引起营养供给的入不敷出。

配方调整不及时带来的影响

⑴开产体重不达标,开产延迟。⑵鸡群合格率及均匀度不好,产蛋高峰不理想。

⑶前期体质储备不好,多次注射免疫的强烈应激,造成免疫应答不好。

⑷开产后破壳蛋、软壳蛋、双黄蛋较多,蛋壳颜色不好。

⑸开产到产蛋率达到顶峰前的顽固、持续性拉稀。

⑹预产期啄羽、脱肛、啄肛现象不断发生等问题。

营养调控的必要性

⑴粗蛋白需求量逐步增长

一般在18周龄~22周龄蛋鸡进入开产期,以后的8周左右为高峰期。这个阶段蛋鸡为满足产蛋和机体生长发育,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应该根据产蛋率的实际情况逐步增加。在注意蛋白质数量的同时,更应注意蛋白质的质量即氨基酸的平衡。

⑵钙需求量的跨越式增长

钙是蛋壳的主要成分,并对维持脑下垂体前叶的正常功能十分重要。由于此时蛋鸡即将开产,应提前做好钙的储备,以防止初产蛋鸡产蛋高峰过快造成钙的缺乏,最终出现产蛋疲劳综合症状。但是石粉等补钙物质不能添加过快,最好在三周内完成。由16周饲料中1%到16周~18周2.25%,在18周~19周达到 3.8%为宜,切忌过急,以防拉稀。

⑶适当调整磷的水平

磷元素是机体生殖系统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所以预产期需要大量的有效磷用于生殖系统的发育。到产蛋期须考虑钙磷的有效平衡,有效磷的需求有所下降。

在换料时,有的鸡只体重下降,再适当增加玉米用量。切忌猛增料或猛减料,其效益在随后几周后就可表现出来,不宜操之过急。体重轻的鸡喂料量不要超过中大鸡,以免因脂肪沉积而影响性成熟。

减少笼养蛋鸡饲料浪费的途径

在养鸡生产中,饲料浪费现象普遍存在,一般为4%~10%,有的高达30%~40%,增大了养鸡成本。为此,笔者总结多年来笼养商品蛋鸡的经验,就如何减少笼养蛋鸡饲料的浪费介绍如下:

一、减少直接浪费

1.购买合格的料槽。过小、过大、外檐过窄、接头密封不严等大小和结构不合理的料槽会造成掉料、漏料。因此,要从正规厂家购买合格的料槽,料槽的深度一般应达到10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