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鸡养殖全程技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土鸡养殖全程技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土鸡养殖全程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肉质的需求以追求风味、野味、回归自然为时尚,以往室内平养的快大型肉用鸡在市场上销路渐差,取而代之的家鸡(俗称土鸡)倍受青睐。近年来,各地利用果园、竹园、山地等自然场所养鸡,由于山地养殖具有省工省力、管理粗放、肉质近似土鸡,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特点,发展较快,饲养量已达养鸡总量的70—80%。各地果园、竹园、山地、闲田、荒滩面积广阔,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只要认真做好科学饲养管理,发展优质土鸡,增加农民收益,前景十分广阔。现将土鸡养殖全程配套技术介绍如下:

一、场地选择

1、场地选择。土鸡养殖应选择合适的场地,一般宜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高燥、取水方便、远离村庄、交通便捷、树冠较小、果树稀疏的地方为宜。切忌在沿江沿河密布鸡场,场与场间距不少于200米。我市各地可充分利用山区自然屏障的优势,提倡一个山包一个场。

2、场地消毒。新建场地,育雏舍可用5——10%石灰水或1:600倍百毒杀、1:1200消毒威、2%烧碱等进行场地喷雾消毒;用老场地养殖,地面要清扫冲洗,在采用上述消毒方法的基础上,再用高锰酸钾14克/立方米, 加甲醛28毫升/立方米,密闭熏蒸消毒1—2天,将饮水器、料桶等用具一齐放入消毒后,开启通风1—2天。

二、鸡舍搭建

土鸡的栏舍搭建一般较为简易。在条件较差的地方,可利用毛竹、杂木等搭成屋檐高2米的简易屋架,顶部及四周(除出入的门外)可用石棉瓦或稻草遮盖,面积按15只/平方米计算即可。

育雏舍可设在栏舍内的一旁。可用尼龙薄膜搭成高1-1.2米拱型棚,面积确定按35只/平方米计算,内安装数盏保温灯、煤饼炉或木糠炉(烟排至舍外)即可。待苗鸡脱温后,即可拆除。

三、饲养管理

1、鸡苗选择。养鸡成功与否鸡苗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目前,江村黄、三黄鸡、广西麻鸡、浙大黄、固始鸡、仙居鸡、福建青鸡等中、小型的迟速型鸡,具有对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广、抗病力强、活动量大、肉质上乘等特点,比较适合我市的野外养殖要选择品种较纯、体质健壮的鸡苗。一般鸡群活泼、叫声有力、雏鸡头大脚粗、眼凸有神、挣扎有力、羽毛洁净、个体大小均匀、毛色一致的可判断为优质苗鸡。

2、温度要求。温度是育雏成功与否关键。进雏鸡前,提早半天就应调节好雏舍的温度,一般育雏舍的温度控制在:0—1周龄32—33℃,以后每周降1—2℃,直到4周龄后方可脱温。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观察温度是否适宜有二个办法:一是看温度表,二是看鸡群的分布状况:当鸡群扎堆、紧靠热源、不断鸣叫,表明室内温度偏低;当鸡群远离热源、分布四周、不断张口呼吸,表明室内温度偏高;当鸡群分布均匀、活动自如、比较安静,表明室内温度较为适宜。当室内温度偏高或偏低时,都应及时进行调整。

3、尽早开水:雏鸡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当雏鸡运到后,尽快将它送进育雏室(冬季尤其必要)让其自由饮水。对经长途运输或天热时的雏鸡,饮水中加0.9%葡萄糖生理盐水或速补;近距离运输的在饮水中加0.01—0.02%高锰酸钾。开水应尽早,要让80%以上的雏鸡同时饮到第一口水;对反应迟钝、蹲着不动或体弱鸡的应人工调教,或拍手声刺激促进饮水。雏舍应当全天候供水,确保雏鸡及时饮用。

4、适时开料。给雏鸡第一次投料称为开料。开料时间应适当推迟,最适宜时间应在鸡出壳后24—36小时。也可根据雏鸡健康状况和外界气温情况来定,一般有85%的雏鸡具有食欲时为好。开料太早,容易引起雏鸡卵黄吸收不良而成为僵鸡,导致育雏率降低及均匀度差的弊端。开料时最好选择颗粒度小、容易消化的配合饲料。饲料应撒在尼龙布或竹团箕上使雏鸡容易吃到。投料应尽量做到少投勤添,以刺激雏鸡食欲,同时减少饲料浪费。

5、饲养密度。土鸡的饲养密度可稍大于快大鸡,一般一周龄内掌握在35只/平方米 ,以后每周降5只左右/平方米,直到四周龄脱温后可进行野外放养。

6、搞好免疫。土鸡饲养期较长,其免疫与室内饲养的快大鸡应有所区别,主要做好环节:

6.1选择优质疫苗。由于土鸡饲养期长,疫病威胁性大,故养户应选购优质疫苗。务必检查疫苗的有效期、批次、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发现破瓶、潮解、失效或有杂质者杜绝使用。应该到农业部门指定的店家购买为好。

6.2疫苗应足量使用。土鸡养殖疫苗不能克扣,应当足量使用。方法是:前期若采用饮水免疫的,用量应加倍,即养1000只鸡,使用2000羽份疫苗进行免疫;如采取点滴免疫则用1—1.5倍量。后期免疫一般用1.5—2倍量为宜。

6.3合理的免疫程序。4—5日龄用H120疫苗,8—10日龄用Ⅱ系或L系疫苗,13—15日用龄法氏囊疫苗和禽流感疫苗,25—26日龄用法氏囊疫苗,28—30日龄用I系疫苗和禽流感疫苗,32—34日龄用H52疫苗。饲养期超过100天的,建议在60—65日龄注射一次I系疫苗。

6.4采取正确的免疫方法。前期由于鸡个体小、活动量不大,容易被抓,应提倡逐只滴鼻、点眼或滴口免疫。后期可采取注射法,这样能确保雏鸡只只免疫到位,免疫效果确实,防止饮水免疫带来饮多饮少,甚至饮不到的弊端,造成免疫死角。对禽流感疫苗应皮下或肌肉注射,实行一只鸡一只棉球一枚针头的正确的免疫方法。 7、育出雏阶段主要疾病的防治

7.1、白痢病。该病主要发生在7日龄内,特征是雏鸡肛门粘有白色粪便,用恩诺沙星、佛哌酸、敌菌净、土霉素等药拌料进行防治。

7.2、霉菌病。好发于半月龄内,以呼吸困难、肌体脱水、消瘦、脚趾干瘪,剖检时可见肺、气囊含有霉菌结节为特征。防治上应杜绝霉变饲料、降低舍内湿度、经常更换垫料,可用制霉菌素饮水或拌料治疗。

7.3、球虫病。特征为食欲减少、饮水增加、场地可见血便、少数鸡肛门周围粘有血便。剖检盲肠、小肠增粗,内含血色稀物,肠粘膜可见出血点。用青霉素饮水治疗,或磺胺类及球虫药拌料治疗,配合降低舍内湿度及饲养密度,收效尚佳。 8、后期饲养管理要点

苗鸡经过1个月饲养进入饲养后期,后期管理主要做好:

(1)饲料。饲料可由配合料逐渐过渡到单一的玉米、稻谷,条件较好的农户可用颗粒料,一般每天上午10时后投料,下午3时后投料1次,入睡前再加一次。

(2)供水。整个饲养期不停水。经常观察,发现精神、食欲、粪便异常者,应及早采取措施。

(3)要及时剔除病、死鸡,防止老鼠、老鹰、蛇、黄鼠狼等兽害。

8.1适当的饲养时间。土鸡饲养期长短不当,直接影响鸡的肉质风味及养殖效益。饲养期太短,肉质太嫩,风味差,影响销路及价格;饲养期太长,饲料报酬降低,风险性大大增加,且易造成劳力、场地等资源浪费,饲养成本增加,效益下降。一般掌握在体重达1.2—1.5公斤,时间在80天以上者即可上市,养户也可根据具体的市场行情作合理的安排。 8.2适度的饲养规模。饲养土鸡的效益与适度的饲养规模有关,在我市目前的条件下,

一般以一个正劳力每批以1500—2000只为宜。条件好的也不要超出5000只。宁愿多点投放,分散养殖,避免超规模连片养殖。这样有利于饲养管理、防疫治病、降低风险、增加效益、稳步发展。

8.3合理的轮牧时间。一个场地饲养时间太久,场地会受污染、病菌增多,对鸡群健康威胁大,影响成活率;而且容易将场内的草根、树根、树皮啄尽,造成土地板结和环境污染,影响果树生长;时间太短,投资重复,成本增加,造成浪费,影响效益。一般二年一轮可以避免上述弊端。

8.4正确处理治虫与放牧的关系。一般果园养鸡虫害较少,但当需治虫时,首先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喷洒时尽量少喷到地面,鸡即使食入虫子,毒害的可能性也小。其次选择晴天治虫,药液滴入地面少。最好将治虫与放牧时间错开,尽量使鸡少接触到药物,以防万一。

果园生态养鸡综合技术

一、合理选择场地、饲养品种及规模

放养果园附近最好有清洁的水源,若没有可在果园中,每隔一定的距离放一个饮水器,使鸡有充足的饮水。果园内用丝网等围栏限定鸡群放养范围,以防鸡只乱窜。在果园内搭临时避雨(暑)棚,供鸡防风避雨、烈日暴晒。鸡的品种以抗逆性(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耐粗饲的地方优质土鸡为宜。放养规模以每群1500只,每亩果园200~300只为宜。

二、加强饲养管理

果园养鸡一般分为育雏和放养两个阶段,育雏阶段一般在室内,饲养4~6周,雏鸡脱温后进入放养阶段。

1.育雏阶段先做好育雏前的准备工作,制定育雏计划。

准备30℃左右的温开水,水中加入0.05%氟哌酸或0.01%的环丙沙星或其他抗菌药、葡萄糖和电解多维等,在雏鸡入舍前2~3小时放入鸡舍;第一周应坚持让鸡饮用5%浓度的糖凉开水,以后可换成自来水或井水。雏鸡入舍饮水后2小时左右,在塑料布或料盘上撒雏鸡专用全价料,每2小时撒1次,每1次喂量以基本吃完为准。3天后每天喂6~7次,8~21日龄减为5次,22~56日龄为4次,每次喂料应在20~30分钟内吃完,每天早晨6∶00~6∶30第1次饲喂,最后1次在夜间10∶00~10∶30饲喂。白天每次喂八成饱。

(2)温度,雏鸡体温调节能力差,必须通过人工加温来保持适宜的室温,育雏期开始时室温应控制在32℃,以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到自然温度。在良好的保温基础上,根据季节和天气的变化及时换气,使人进入鸡舍闻不到氨臭味。

2.放养阶段

(1)放养前做好准备工作,准备饲槽及饮水器、饲料等。

(2)过好脱温关,选择天气暖和的晴天放养。开始几天,每天放养2~4小时,以后逐渐增加放养时间。放养的最初几天,可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维生素C或复合维生素等,以防应激。放养期的喂食应遵循\早宜少,晚适量\的原则。放养宜选择无风的天气,不要在

大雨、大风、气候寒冷的天气放养。遇有天气突变,及时将鸡赶回鸡舍,防止鸡只受风寒感冒。热天放养应早晚多放,中午在树下休息或赶回鸡舍,不可在烈日下长久放养,防止中暑。

(3)放养驯导,放养过程中要进行放养驯导,以建立起鸡只回舍等的条件反射,以便在紧急情况能使每只鸡及时回舍。

3.严防兽害

野外养鸡要特别注意防鼠、黄鼠狼、野狗等天敌的侵袭。鸡舍不能过分简陋,应及时堵塞墙体上的大小洞口,鸡舍门窗用铁丝网或尼龙网拦好。同时要加强值班和巡查,检查放养场地兽类出没情况。

土鸡饲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当地土鸡,由于适应性强,发病率低,一生用药较品种鸡少,食用安全。再则因其鸡肉蛋白含量高,细嫩多汁,风味醇香,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土鸡售价也日日见长,一般是普通肉杂鸡的2~3倍。在豫东一带,利用果园、大田地、小树林,进行开放或半开放饲养土鸡,已成为农民增收一个新的亮点。针对我们这一带土鸡饲养状况及存在问题,笔者认为,要养好土鸡,应注意以下几点: 1 选好场址

场址要选在远离居民生活区、铁路、公路主干道及其他养殖场、附近无工业废物和农药污染源、活虫较多、草苗茂盛、取水方便、地域开阔、便于管理的地方。 2 搞好雏鸡培育

雏鸡(一般指0~35日龄)由于其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发育不全,羽毛不丰满,觅食能力、体温调节能力差,对生长环境的要求较高,不宜放养,而宜在室内培育。育雏室的温度1~3日龄应保持在30℃~33℃,以后每周降2℃,用煤炉取暖的,要注意通风,以免一氧化碳过高导致雏鸡煤气中毒。饲料要选容易消化吸收的细精料,如小米与肉鸡料,待身体强壮后逐渐适应放牧生活。 3 搭建临时棚舍

在饲养场地内,选择背风、向阳、开阔、地势高、排水好的一片空地,搭建临时棚舍。支架可选用树干钢管、竹竿等,用铁丝固定,上面覆盖蓝帆布或塑料膜。冬季棚舍上面再盖上用植物秸秆编成草帘,以利于棚舍保温。棚舍可做成“舍”字型或“人”字型,棚舍的大小依饲养数量而定。棚舍的门开在向阳一侧,搭好后,四周用铁丝牵引加固,以防被大风刮倒。 4 合理补饲

土鸡由于采用开放式饲养,平时以采集虫子、草叶、草子为主,所需营养配制没有笼养鸡要求那么严,但如果只补饲玉米、麦麸这些粗粮,也会导致啄肛、脱毛、营养不良,尤其是生长前期,在放牧间隙,要注意蛋白、矿物质、维生素的补充。在生长后期,为了鸡肉的滋味和食用安全,补饲应以玉米、豆饼、麸皮这些粗粮为主,尽量少喂药物及各种添加剂。在鸡上市前10天,停止饲喂药物、鱼粉及氯化胆碱。 5 对小公鸡进行适时阉割 小公鸡阉割后,体内雄激素分泌数量减少,肌体增重加快,饲料转化率高,肉质好。本地土鸡阉割一般在40~70日龄进行。为了手术顺利,阉割前一般断食15小时,为了减少伤口感染,手术一般选在晴天的上午进行,阉割后要给鸡子喂阉割后要给鸡子喂消炎药(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