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专题复习之《氓》的导学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文言文专题复习之《氓》的导学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D.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三).补写出下列诗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2)淇则有岸,______________。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岁为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靡有朝矣。

(四)【扩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1.对这首诗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黍”“麦”“苗”,分别指粮食、成熟的庄稼和未成熟的幼苗。从中可看出奴隶主无所不贪的面貌。

B.“莫我肯顾”“莫我肯德”“莫我肯劳”,用的都是词序倒置的特殊句式,这种句式突出了“莫”字。

C.“逝将去女”应理解为“将去女而逝”,“女”是“汝”的通假字,“逝”是“誓”的通假字。

D.“谁之永号”意为“谁还(会)长久地哭泣呢”,其中,“永”解释为“长”,“号”解释为“哭”,“之”是助词。

2.对这首诗的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

A.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以奴隶们向“硕鼠”的乞求,表现出“硕鼠”贪婪凶残的本性。

B.三岁贯女,莫我肯德:奴隶们对“硕鼠”的为富不仁已忍无可忍,表现出清醒的认识。

C.逝将去女,适彼乐土:奴隶们觉醒后反抗意识萌生,表现出他们到达理想乐土的欢欣。

D.乐郊乐郊,谁之永号:奴隶们向往追求美好生活,表现出理想实现后悲泣全消的狂喜。

3.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的前四句重在揭露和斥责奴隶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后四句重在表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B.这首诗语言上最大的特点是:重章复唱,每句四字。 C.“永号”中的“号”读“háo”,“逝将去女”的“去”,是“去掉”的意思。 D.这首诗深刻地反映了奴隶社会尖锐的阶级对立,表现了劳动者对剥削阶级的憎恶与鄙视。

4.对于“乐郊”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和前面的“乐土”“乐国”一样,是指当时实有之地,被当时人称为世外

9

桃源。

B.并非真有此处,这只是神话中流传的一个美好快乐的处所。 C.前面所指“乐土”“乐国”实有其地,而“乐郊”是奴隶们当时所设想的没有剥削的地方。

D.非真有此地,这只是当时受剥削者想象中的那种美好安宁的地方。 (五)高考链接

1.(2010江苏宿迁高考模拟,21)下面是某作家写的一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他所要阐述的内容。(不超过30个字。)

我的作品能够在市场上流行,实际上近于买椟还珠。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却忽略了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却忽略了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

作家批评有些读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0全国卷Ⅰ,19)下面的材料从四个方面对二胡作了介绍,请筛选信息,保留各方面的主要内容,压缩成一段文字,不超过60个字。

二胡是中国的一种很奇妙的乐器,是胡琴的一种,比京胡大,也叫南胡。二胡的构造很简单:由一根长约80厘米的细细的木制琴杆、内外两根琴弦、琴杆下端的蒙着蟒皮或蛇皮的琴筒构成,琴筒呈茶杯形,用木或竹制成,蟒皮或蛇皮是制作二胡的重要材料;用马尾做的琴弓演奏,这与小提琴同样用马尾做琴弓是一样的。二胡声音低沉圆润,听起来略带忧伤,常用来表达比较深沉的情感。二胡产生的历史悠久,又比较容易学习,因此是深受中华民族喜爱的乐器,是中国民间普及率较高的乐器。

□□□□□□□□□□□□□□□□□□□□□□□□□□□□□□

□□□□□□□□□□□□□□□□□□□□□□□□□□□□□□□□□□□□□□□□□□□□□□□□□□□□□□□□□□□□□□□□□□□□□□□□□□□□□□□□□□□□□

10

第三课时(导学案)

【明确目标】1、进一步扩展文言知识

2、进行诗歌材料类作文训练(测学、互学、导学)

提升训练(测学)

(一)基础知识检测(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淇(qí) 桑葚(shan) 于嗟(xū) 淇水汤汤(t....ānɡ)

B.愆期(yǎn) 婀娜(ē nuó) 渐车帷裳(jiān) 咥其笑矣(zh.....ì)

C.皎洁(jiǎo) 咎言(jiù) 溘死(ka) 氓之蚩蚩(m....?nɡ)

D.有泮(pàn) 骙骙(kuí) 踯躅(chú) 将子无怒(qi....āng)

2.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隰则有泮 B.于嗟鸠兮

C.不思其反 D.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3.下列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B.总角之宴(古义,欢聚;今义,宴会) .

C.至于顿丘(古义,到,到达;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 ..

D.淇水汤汤(古义,水势很大的样子;今义,用面做的一种液体,如面汤) ..4.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是( )

A.三岁食贫(三年) B.士也罔极(标准) ...C.躬自悼矣(伤心) D.总角之宴(指少年时代) ...5.对《卫风·氓》中语句的评读,不确切的一项是( )

A.“蚩蚩”二字,表现出那个年轻人忠厚的神态;从他“抱布贸丝”的举动,则透射出小伙子的忠厚中还带有狡黠的性格特征。

11

B.“送子涉淇”“将子无怒”,表现出“氓”所追求的女性是位关心人、体谅人、有情义的姑娘。

C.“乘彼垝垣??载笑载言”,通过对“我”的动作描写,表现姑娘的纯情、热情、痴情。

D.“以尔车来,以我贿迁”,你用车来接我,我就带上财物嫁给你。两句诗刻画出一个鲜活的形象:好一个泼辣的女孩,爽快的姑娘。

6.下列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乘彼垝垣,以望复关:站在那边断墙上,遥向复关在盼望。 B.不见复关,泣涕涟涟:不见复关不见郎,泪水滚滚朝下淌。 C.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情人已从复关来,拉着的人又笑又说。 D.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你去占卜问个卦,卦无凶兆晦气话。 7.填空。(5分)

《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有______________篇,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其中艺术价值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部分。

8.补出诗句。(4分)

(1)于嗟鸠兮,______________!于嗟女兮,______________! (2)昔我往矣,______________。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二)课外延伸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9~11。(16分)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9.这首诗在内容和写法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