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带答案解析)【精】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初二物理下册《浮力》全章复习与巩固(基础)巩固练习(带答案解析)【精】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G21.4?104N最多可承载人数:n???20最接近A。

G人700N4.【答案】A

【解析】向盛有清水的杯子中加入食盐,鸡蛋重力不变,浮力随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浮力大于重力,故鸡蛋会上升;打捞沉船时向浮筒内压人高压气体,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改变浮沉。 5.【答案】A

【解析】(1)假设烧杯原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可以求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如果小球漂浮可以求出小球的质量;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

(2)假设烧杯原装满水,放入小球后知道排开水的质量,可以求出小球受到的浮力,如果小球下沉小球的质量将比排开水的质量大;水深不变,利用液体压强公式分析水对烧杯底的压强变化; (3)假设烧杯原没有装满水,排开水的质量比100g大,其他物理量将发生变化。 6.【答案】B

【解析】题目中说的两种情况下,金属箔的质量不变,所以两种情况下的重力是相等的。所以A说法错误。因为金属箔做成中空的桶时,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浮力,浮力等于重力,所以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而将金属箔揉成团,它的体积减小,排开水的体积减少,所以受到的浮力减小,小于重力,因此它会沉入水底。所以CD说法错误,B说法正确。 7.【答案】B

【解析】甲是木球,木头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木球要漂浮在水面上。若木球是空心的,也会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木球也有可能是空心的。但不一定,所以A说法错误。乙是铜球,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应沉于水底,而乙球悬浮在水中,所以乙球一定是空心的。所以B说法正确。丙是铁球,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应沉于水底。所以乙球可能是实心。但若是空心,但空心部分不大,也有可能沉于水底,所以丙球有可能是空心的。所以C说法错误,D也错误。 8.【答案】C

【解析】石块从空中下降直到全部没入水中的过程中,受到的拉力情况是先不变再变小再不变, 开始的时候绳的拉力等于重力,为1400 N;当物体浸入水中后,它排开水的体积越越大, 因此受到的浮力也变大,当物体全浸于水中后, 此时绳的拉力 由阿基米德原理

故物体的密度:

9.【答案】A

【解析】设容器的底面积为S,细线断开后,木块减小的浮力: F浮??液gV排1??液Sh1?GB??液gSh2??BVg??液gSh2, 所以:?BVg??液gSh1??液gSh2,

当木块漂浮在液面上时,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F浮2?GA??液gSh3??AVg, 所以:

,故得:

不再改变,因此浮力也不变,

?B?液gS(h1?h2)h1?h2;故选A。 ???A?液gSh3h310.【答案】D

【解析】烧杯漂浮所以浮力:F1?G烧杯 ,金属球放在烧杯内时受到的浮力:F2?G球?G烧杯 所以,G球?F2?F1,故A不正确;金属球被捞起前沉在水底,所以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即小于F2?F1,

?球gV,因为?球??水,所以

?水g?水g金属球捞起后,排开水的体积大于金属球浸没时排开水的体积,由P??gh可知:金属球被捞起后水槽

故B不正确;金属球被捞起后放在烧杯里时,排开水的体积为:

G球?5

底部受水的压力增大了而不是减小,故C不正确;金属球被捞起前烧杯排开水的体积为:金属球被捞起后烧杯排开水的体积为:大了

G烧杯?水g?F1,?水gG烧杯?G球?水g?F2,所以金属球被捞起后烧杯排开水的体积增?水gF2?F1,故D正确。 ?水g二、填空

11.【答案】2;不变(2N) 12.【答案】小于;乙

【解析】 橡皮泥下沉时浮力小于重力,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而重力是不变的,故甲杯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小于乙杯中橡皮泥受到的浮力,因此乙杯排开水的体积大,水面升高得多。 13.【答案】上浮;不变

【解析】潜水艇排出水舱中的水,只是减小了重力,潜水艇在没露出水面前,排开水的多少不变。 14.【答案】=;<

【解析】密度计在甲、乙两种液体中都处于漂浮状态,受到的浮力都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密度计在两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F甲=F乙,由图示可知:V排甲>V排乙,又因为F甲=F乙,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ρ甲<ρ乙;甲乙两种液体深度相同,由于ρ甲<ρ乙,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可知,乙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甲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 15.【答案】14.7;0.8×103 【解析】漂浮时浮力等于物重, 木块的密度:

16.【答案】700;0.07

【解析】楠竹、运动员和细竿的总重力为:

G?G楠竹?G人竿?10kg?10N/kg?60kg?10N/kg?700N,

人和楠竹漂浮在水面,浮力等于重力:F浮=G?700N, 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液gV排,得:V排?F浮700N??0.07m3。 33?水g1?10kg/m?10N/kg17.【答案】自身的重;小于; 刘明;理由见解析

【解析】刘明的探究方法更合理,因为李华的做法没有控制变量而刘明的做法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刘明在改变萝卜的自身重时,把钉子全部插到萝卜中,前后两次萝卜排开的水的体积没变,就是说萝卜受到的浮力没变;而李华没有把钉子全部插到萝卜中,当插入钉子以后萝卜排开水的体积变大了,因而受到的浮力也变大了。

三、实验探究

18.【答案与解析】①见下表 测力计示数(N) 铜块所受浮力(N) ②若 若 若

,则A液体密度小于B液体密度; ,则A液体密度大于B液体密度; ,则A液体密度等于B液体密度。

空气中 0 A液体中 B液体中 四、计算

6

19.【答案与解析】(1)由题意可知,m木=0.8kg,V木?1?10m; 木块的密度:?木??33m木V木?0.8kg?0.8?103kg/m3; 331.0?10m(2)当F=2N的力使木块浸没水中时,对木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木块的重力G木?m木g=0.8kg?10N/kg?8N,

木块刚好浸没在液体中处于静止状态F浮?F?G木?2N?8N?10N,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液gV排,

F浮10N33; ??1.0?10kg/m?33gV排10N/kg?1.0?10m(3)当F??1.6N时,则:F浮?F??G木?1.6N?8N?9.6N;

所以:?液?∵F浮=G排??液gV排, ∴V排?F浮9.6N??9.6?10?4m3 ?33g?液10N/kg?1.0?10m3

3

V露?V木?V排?1.0?10?3m3?9.6?10?4m3?4?10?5m3;

答:(1)木块的密度是0.8×10kg/m;

33

(2)液体的密度是1.0×10kg/m;

-53

(3)当压木块的力为1.6N时,木块露出液面的体积为4×10m。 20.【答案与解析】(1)木块受到的重力:G?mg?1.2kg?10N/kg?12N, ∵木块漂浮,

∴木块受到的浮力:F浮=G?12N; (2)∵F浮=?水V排g,

∴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V浸=V排=(3)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时,木块受到的浮力:

F浮12N?33??1.2?10m; 33?水g1?10kg/m?10N/kgF浮?=?水V排?g??水V木g?1?103kg/m3?2?10?3m3?10N/kg?20N,

∵F浮=F压+G木,

∴至少对木块施加的压力:F压=F浮?G木?20N?12N?8N。 答:(1)这时木块受到的浮力是12N;

-33

(2)此时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为1.2×10m; (3)至少需要8N的力向下压木块。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