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 讲义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传播学教程》郭庆光版 讲义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 (4)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 本章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1)教学重点:象征性社会互动。

? (2)教学难点: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关系。 ?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 一.符号的定义

? 二.信号与象征符

?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一 符号的定义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符号是对事物命名后约定俗成的文化交流规范体系:据说,俄国心理学家维戈斯基曾讲述过一个农民听两位天文学家谈星球的故事。这个农民说:“我可以想象,人借助于工具可以测量从地球到最遥远的星球间的距离,找到它的位置和运动的情况。但是使我不解的是,你们究竟是怎样找到这些星星的名字的?”

符号(SIGN)可以分成两大类,信号(SIGNAL)和象征符(SYMBOL)。信号具有物理性质,象征符具有人类语义性质。 二.信号与象征符

? 信号的特点:

? 1.与其表示的对象事物之间具有自然因果性,一切自然符号都是信号; ? 2.与表示的事物一一对应关系。 ? 象征符的特点: ? 1.人工符号;

? 2.也可表达观念,思想等抽象事物; ? 3.后天习得;

? 4.与事物关系随意,不具必然联系。如语言。

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

? 语言符号分为口头语言符号(语音符号)和书面语言符号(文字符号)。 ? 语音符号中语音是符号的形式,语义是符号的内容。 ? 文字符号具有字形,字音和字义三方面统一。 ? 非语言符号可以分为: ? 1.物体语言符号 ? 2.体态语言符号 ? 3.伴随语言符号

? 4.时空语言符号 物体语言符号

? 指人们运用物体语言符号的行为,包括 衣服穿着,化妆打扮和器物使用等。

5

? 麦克卢汉:衣服是皮肤的延伸。

? 服饰在我国古代的社会作用:明尊卑,别等级;体现文化修养,个人品性;反映民

俗风习,风俗变迁;标识职业身份。 ? 器物使用如古代手帕传情,鸡毛信等。 体态语言符号

? 动作,手势,表情,视线,姿势等身体 器官的运动变化表达信息的符号。也叫体

态语。

? 体态动作可分为象征性,说服性,调节性,表现性,适应性和表情性动作。 ? 信息整体冲击力=0.07*言辞+0.38*声音+0.55*面部表情 (梅拉宾的公式) 动作一样,意义不一样

动作态势语 汉语意义 英语意义 ----------------------------------------------

1跺脚 气愤,悔恨 不耐烦 2表演者或讲话人 感谢,表友好 为自己鼓掌, 回应观众的掌声 不谦虚 3目不转睛的看 好奇,惊讶 不礼貌

4嘘声 反对,责骂 要求安静 5拍别人脑袋 疼爱,侮辱人 安慰,鼓励

意义相同,动作有异

意义 中国的态势语 美国的态势语 --------------------------------------------

1过来 手心向下, 手心向上, 手指弯曲 食指弯曲

2丢人 食指在脸部划动 两食指移动

手心向下 3吃饱了 手拍肚子 一只手放喉 心放下

头,手

伴随语言符号

? 人类传播活动中伴随言语行为而发出的具有一定语言功能的符号,包括类语言和副

语言。

? 类语言是表现一定身心状态的功能发声,如笑声,哭泣或叹息等;

? 副语言是词汇读音之外的“声音因素”,如音调,音色,轻重,节奏,停顿等。 时空语言符号

? 也称位置语言。时间的利用表达出行为主体自身方面的信息,空间的利用显示传授双方彼此之间的交流关系。 ? 霍尔的《沉默的语言》,交流的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45厘米),个人距离(45--120

厘米),社交距离(120--360厘米),公众距离(360厘米以上)

? 1970年巴克斯特研究的距离排序(从远至近)英裔美国人,黑人,墨裔美国人。 四.符号的基本功能

? 1.表述和理解功能 ? 2.传达功能

6

? 3.思考功能

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交流

? 一.意义及符号意义的分类 ? 二.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一、意义及符号意义的分类

? 意义(meaning ):人类对事物的认识及赋予含义并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

容。

? 符号意义分类:明示性意义与暗示意义;外延意义与内涵意义;指示意义和区别性意

义.

? 语言符号的暧昧性:语言符号本身意义的暧昧性;语言符号的多义性. 二.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 传播过程中的意义:

? 传播者的意义:不一定正确表达; ? 受传者的意义:诠释差异,文化误读; ? 情境意义:制约意义的生成与传唤.

? 传播情境:对特定的传播行为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的外部事物,条件或因素的总称,如

时间,地点,广义还包括社会文化环境. ? 符号本身之外为何还有意义:

? 1.不能以明确的符号形式表达出来的意义不是清晰的意义,只能说是模糊的意义或

意义的萌芽.

? 2.符号与意义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形式具有相对稳定性,而与丰富的社会生

活相联系的意义具有多变性.

? 3.人类整体驾驭符号表述意义的能力是无限的,而作为个人这种能力是有限的. ? 4.情境意义,可以说是由一系列情境符号及其相互组合所形成的意义.

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

?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一.人类的象征行为

? 象征行为:用具体事物来表示某种抽象概念或思想感情的行为.

? 象征符是具有双层意义的符号,第一层是符号的字面意思,第二层是符号的类比或联

想意义.象征行为的特点,就是使象征符的第一层意义向第二层意义发生转化,这种转

化取决于两者之间的类比关系,即它们之间必须要有某种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并不是直接的和绝对的,而是基于社会生活的联想和想象.象征行为具有智慧性,社会性和约定性,也具有价值性,动机性和行为取向性.

? 象征性互动理论:米德提出,布鲁默集大成.该理论把人看作是具有象征行为的社会动

物,把人类的象征活动看作是一个积极的,创造性的过程,是人类创造出广泛的文化的

一种活力,认为研究象征行为不仅对揭示人的本质,而且对理解现实的社会生活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 该理论的三个前提:人是根据”意义”来从事行动的;意义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产

生的;意义是由人来“解释”的.

二.象征性社会互动与传播

7

? 象征性社会互动: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传递象征符和意义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又称符号互动,意义互动.

? 象征性社会互动,首先是一个互动双方通过象征符来交流或交换意义的活动. ? 意义的交换有一个前提,即交换的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 ? 意义交换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三.象征性文化与现代社会

? 文化的定义:人类为了传达关于生活的知识和态度,使之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使用的,以

象征符形式来表现的继承性的观念体系. ? 文化象征体系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独立性后,能够反作用于社会,通过文化秩序反过来制约社会生活和人的行为.

? 当代生活空间成为符号空间或意义空间. ? 鲍德里亚:消费的符号化和象征化. ? 象征符快速更新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 本章(节、单元)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 ? (1)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2)拉斯韦尔模式、数学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德弗勒模式、施拉姆

的大众传播模式 ? (3)赖利夫妇模式、马来兹克模式 ? (4)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 本章(节、单元)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 (1)教学重点:传播的基本过程。

? (2)教学难点:传播直线模式、循环模式、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 传播者,又称信源,是传播行为的引发者,即以发出讯息的方式主动作用于他人的人. ? 受传者,又称信宿,即讯息的接收者和反应者,传播者的作用对象,可以通过反馈影响

传者.

? 讯息,由一组相互关联的有意义符号组成,能够表达某种完整意义的信息.它是传者与受者之间社会互动的介质.

? 媒介,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

? 反馈,受传者对接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也是受传者的反作用.是体现社会传播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