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综合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2、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XeF4分子的几何构型为: ( )

A.平面正方形 B.正四面体形 C.变形四面体 D. 立方体形

43、 下列几种物质中最稳定的是( ) A. [Co(en)3]Cl3 B. [Co(NH3)6] (NO3)3 C. [Co(NH3)6]Cl2 D. Co(NO3)3 44、 下列配离子在强酸中能稳定存在的是 ( ) A. [Fe(C2O4)]3- B. [AlF6]3- C. [Mn(NH3)6]2+ D. [AgCl2]- 45、用纸色谱法分离La 和U时,以乙醇-HNO3为展开剂,溶剂渗透至前沿离原点的距离为

20.6 cm,其中La斑点中心离开原点的距离为12.2 cm,则La的比移值为 ( )

A. 0.41 B. 0.59 C. 0.69 D. 1.68 46、已知CaF2的Ksp = 5.3×10-9,在氟离子浓度为3.0 mol/L的溶液中Ca2+可能的最高浓度为( )

A.1.8×10-9 mol/L B.1.8×10-10 mol/L C.5.9×10-9 mol/L D.5.9×10-10 mol/L 47、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 )

A.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与化学计量点完全相符; B.指示剂应在pH = 7.00时变色;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应全部或部分落在pH突跃范围之内。 48、已知下列反应在1123K时的标准平衡常数:

(1)C(石墨) + CO2(g) == 2CO(g), K1θ= 1.3×1014 (2)CO(g) + Cl2(g) == COCl2(g), K2θ= 6.0×10-3

则反应2COCl2(g) == C(石墨) + CO2(g) + 2Cl2(g)在1123K时的K值为 ( ) A.78 B.2.1×10 C.4.6×10 D.7.8×10 49、当溶液pH ? 12时,EDTA的主要存在形式为( )

A.H4Y B.H3Y? C.Y4- D.HY3- 50、透光率与吸光度的关系是( )

A.1/T = A B.lg (1/T) = A C.lgT = A D.T = lg (1/A)

51、土壤中NaCl含量高时植物难以生存,这与下列稀溶液的性质有关的是 ( )

-10

-17

-10

θ

A.蒸汽压下降 B.沸点升高 C.凝固点下降 D.渗透压 52、萃取过程的本质为( )

A.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过程 B.金属离子形成离子缔合物的过程 C.络合物进入有机相的过程 D.待分离物质由亲水性转变为疏水性的过程 53、若有一可逆反应2A (g) + 2B (g) == C (g) + 2D (g),?Hθ ? 0,提高A和B转化率的条件是 ( )

A.高温高压 B.低温低压 C.高温低压 D.低温高压 54、已知?θ (Sn4+/Sn2+) = 0.15 V,?θ (Fe3+/Fe2+) = 0.77 V,则此两电对中,最强的还原剂是 ( )

A.Sn B.Sn C.Fe D.Fe

55、用KMnO4做滴定剂测定污水中有机物总量时,可选做调节酸度的是 ( )

A.稀H2SO4 B.稀HCl; C.稀HNO3 D.浓HAc

56、Ca既无氧化性,又无还原性,用KMnO4法测定时,只能采用( )

A.直接滴定法; B.间接滴定法;

-3

2?

4+

2+

3+

2+

C.返滴定法; D.置换滴定法

-8

-13

-3

57、已知H3PO4的电离常数:K1 = 7.5 ? 10,K2= 6.23 ? 10,K3 = 3.6 ? 10,则0.10 mol·dm H3PO4溶液中氢离子浓度(mol·dm-3)为( ) A.0.1 B.2.7 ? 10-2 C.4 ? 10-2 D.7.5 ? 10-3

58、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 )

A. 有色配位化合物的浓度 B. 入射光的波长 C. 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 D. 比色皿厚度

59、 重量分析中的沉淀形式应当符合 ( )

A. 溶解度小 B. 沉淀纯净含杂质少 C. 相对分子量尽量大 D. A、B和C 60、在滴定分析中,导致系统误差出现的是 ( )

A.试样未经充分混匀 B.滴定管的读数读错 C.滴定时有液滴溅出 D.砝码未经校正

61、[Fe(CN)6]4-的μ=0,Fe采取( )杂化。(已知Fe的价电子构型为3d64s2)

A.spd B.dsp C.sp D.dsp

62、反应CaO (s) + H2O (l) == Ca (OH)2 (s) 为一放热反应,并且此反应的ΔS < 0 , 由此可判断该反应 ( )

3

2

2

3

3

2

A.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地进行 B.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高温下可自发进行 D.低温下可自发进行

63、将一块冰放在0℃的食盐水中则( )

(A) 冰的质量增加 (B) 无变化 (C) 冰逐渐融化 (D) 溶液温度升高

64、用半透膜隔开两种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为了保持渗透平衡,必然在浓蔗糖溶液上方施

加一定的压力,这个压力就是( ) (A) 浓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B) 稀蔗糖溶液的渗透压

(C) 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和 (D) 两种蔗糖溶液的渗透压之差

65、对?H?Qp,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因为?H?Qp,所以QP也有状态函数的性质; (B)因为?H?Qp,所以焓可被认为是体系所含的热量; (C)因为?H?Qp,所以定压过程中才有焓变?H;

(D)在不做非体积功条件下,定压过程体系所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增加体系的焓值 4、下面哪个反应表示?fGm(CO2,g)??394.4kJ?mol??1 ( )

(A)C(石墨)?O2(g)?CO2(g) (B)C(金刚石)?O2(g)?CO2(g) (C)CO(g)?12O2(g)?CO2(g) (D)C(石墨)?O2(g)?CO2(l)

?66、压力为100kPa时液态汞的沸点?(沸点为气液平衡时的温度,即?rGm(TK)?0的温

度)。 已知:物质 Hg(1) Hg(g) ( )

?fHm/kJ?molSm/J?mol??1??1 0 61.32 76.02 174.8

?K?1 (A) 298K (B) 351K (C) 273K (D) 621K

67、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 ( )

(A) 可逆反应 (B) 不可逆反应 (C) 基元反应 (D) 复杂反应 68、反应 A + B

C,焓变小于零,若温度升高10摄氏度,其结果是 ( )

(A)对反应没有影响(B) 使平衡常数增大一倍(C)不改变反应速率(D)使平衡常数减小

69、 分几步完成的化学反应的总平衡常数是?( ) (A) 各步平衡常数之和 (B) 各步平衡常数之平均值(C) 各步平衡常数之差 (D)各步平衡常数之积

70、在300K时鲜牛奶大约4小时变酸,便在277K时的冰箱中可保持48小时,则对于牛奶

变酸的反应活化能(kJ·mol-1)是 ( ) (A) -74.66 (B) 74.66 (C) 5.75 (D) -5.75 71、可逆反应A(g)?2B(g)是( )

(A)高温低压 (B)高温高压 (C)低温低压 (D)低温高压

72、在某原子中,各原子轨道有下列四组量子数,其中能级最高的为 ( )

(A) 3、1、1 (B) 2、1、0 (C) 3、0、-1 (D) 3、2、-1

73、从精密度就可以判断分析结果可靠的前提是 ( )

(A) 偶然误差小 (B) 系统误差小(C) 平均偏差小 (D) 标准偏差小

74、在下列叙述(NH4)2CO3溶液的质子条件式中,正确的是哪一种 ( ) (A)c(H+)+c(NH4+)=c(HCO3-)+2c(CO32-)+c(OH-) (B)c(H+)+c(HCO3-)+c(H2CO3) =c(NH4+)+c(OH-)

(C)c(H)+ c(HCO3)+2c(H2CO3)= 2c(NH4)+c(OH) (D)c(H+)+c(HCO3-)+2c(H2CO3)=c(NH4+)+c(OH-)

75、某碱样为NaOH和Na2CO3混合溶液,用HCl标准溶液滴定,先以酚酞作指示剂,耗去HCl溶液V1mLl,继以甲基红为指示剂,又耗去HCl溶液V2mL,V1与V2的关系是 ( )

(A)V1=V2 (B)V1=2V2 (C)2V1=V2 (D)V1>V2

76、对于A、B两种难溶盐,若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则必有 ( )

??????(A)Ksp?A??Ksp?B? (B)Ksp?A??Ksp?B?(C)Ksp?A??Ksp?B? (D)不一定

C(g)?D(g),?rHm?0,A和B获得最高转化率的条

+-+-

77、将反应Fe2+ + Ag+→Fe3+ + Ag构成原电池,其电池符号为( ) (A) (-) Fe2+∣Fe3+‖Ag+∣Ag (+) (B)(-) Pt∣Fe2+∣Fe3+‖Ag+∣Ag (+) (C) (-) Pt∣Fe, Fe‖Ag∣Ag (+) (D)(-) Pt∣Fe, Fe‖Ag∣Ag∣P t (+)

7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电极电势值的大小可以衡量物质得失电子容易的程度 (B) 某电极的电极电势就是该电极双电层的电势差

2+

3+

+

2+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