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绵阳南山中学 2018 年秋季高 2017 级 9 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DNA 的复制和转录的差错都可能导致基因突变 B. 个别碱基对的替换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C. 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突变 D. 病菌抗药性的产生是药物定向诱发基因突变的结果 【答案】B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的概念:DNA分子中发生替换、增添和缺失,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1、原因:外因:①物理因素;②化学因素;③生物因素。内因:DNA复制时偶尔发生错误,DNA的碱基组成发生改变等。2、特点:①普遍性;②随机性、不定向性;③突变率很低;④多数有害。3、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①若发生在生殖细胞中,将遵循遗传规律传递给后代;②若发生在体细胞中,一般不遗传,但有些植物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

【详解】DNA的复制的过程中碱基的差错可能发生基因突变,而转录形成的是RNA,与基因突变无关,A错误;基因中个别碱基对的替换,由于一个氨基酸可以由多个密码子决定,翻译形成相同的氨基酸,则可能不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B正确;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出现或多或少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C错误;基因突变是本来就存在的,药物对其进行选择而不是诱发基因突变,D错误。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辨析能力。要注意,基因突变是可遗传变异的三大来源之一,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另外,还要掌握基因突变不一定能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比如: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几个密码子都可以编码一个氨基酸的现象),一个碱基突变后,可能其氨基酸还是不变的,这样性状不会改变;如果突变发生在内含子或者发生隐性突变等等,生物性状也不会改变。

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物在个体发育的特定时期才可发生基因突变 B. 基因突变能定向形成新的等位基因 C. 低等生物和高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

- 1 -

D. 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一定不能遗传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最易发生于DNA分子复制过程中,即细胞有丝分裂间期(导致体细胞发生突变)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导致生殖细胞发生突变)。基因突变的特征:(1)基因突变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2)基因突变是随机发生的、不定向的;(3)基因突变的频率是很低的;(4)基因突变多数是有害的,但不是绝对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变异的性状是否适应环境。 【详解】无论生物个体发育的哪个时期,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一个位点上的基因可以突变成多个等位基因,即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无论是低等生物还是高等生物,无论是体细胞还是生殖细胞,都可能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C正确;体细胞发生的基因突变通过无性生殖也可遗传,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意义,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点。 3.枯草杆菌野生型与某一突变型的差异见下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核糖体 S12 蛋白第 55-58 位的 枯草杆菌 氨基酸序列 的结合 的存活率(%) 链霉素与核糖体 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 野生型 ?-P- K -K-P-? 能 0 突变型

?-P- R -K-P-? 不能 100 注:P:脯氨酸;K:赖氨酸;R:精氨酸。 A. S12 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 B. 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转录功能

- 2 -

C. 突变型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所致 D. 链霉素可以诱发枯草杆菌产生相应的抗性突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表格可知,野生型枯草杆菌的核糖体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为-P-K-K-P-,而突变型枯草杆菌的氨基酸序列为-P-R-K-P-,即基因突变导致蛋白质中一个氨基酸改变,该突变是由于基因中一个碱基对发生改变引起的。

【详解】分析表格可知,突变型枯草杆菌在含链霉素培养基中的存活率为100%,说明S12蛋白结构改变使突变型具有链霉素抗性,A正确;核糖体上进行的是翻译过程,链霉素通过与核糖体结合抑制其翻译功能,B错误;由分析可知,突变型枯草杆菌的产生是由于碱基对的改变所致,C错误;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即枯草杆菌本来就存在抗链霉素的菌种,而不是链霉素诱发枯草杆菌发生抗性突变产生的,D错误。

【点睛】本题结合表格考查了基因突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基因突变的定义、特征等,能够根据表格信息确定突变型的抗性,识记核糖体上发生的是遗传信息的翻译过程。

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出现隐性性状

B. 基因 A 因部分碱基对替换、增添或缺失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 a,这属于基因重组 C. 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D. YyRr 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 【答案】D 【解析】 【分析】

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包括两种类型:(1)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之间进行交叉互换不属于基因重组,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相同片段的交换导致基因重组。

【详解】一对等位基因Aa遗传,只会发生基因的分离,不会发生基因的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两对及两对以上基因的遗传,A错误;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

- 3 -

基因a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基因重组不能产生新基因,但可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突变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进而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C错误;YyRr 自交后代出现不同于亲本的重组类型是由于发生了基因重组,D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易混点:两对及两对以上的等位基因才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5.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 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 C. 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D. 不考虑基因突变,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完全相同,子女数量至少为 246 个 【答案】C 【解析】 【分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详解】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A错误;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性状组合,B错误;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的精原细胞可通过减数分裂形成精子,减数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发生基因重组,C正确;在不考虑基因突变的情况下,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基因完全相同的个体,即已有一个个体,则另一个个体与其基因完全相同的概率是2种组合中的一种。因此子女数量至少应是2+1个,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易错点:基因突变可以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可以产生新的基因型。 6.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B. 单倍体植株弱小,都是不育的

- 4 -

46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