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017年常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和答案汇编汇总(绝对全面)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07年-2017年常州市教师职称晋升考试常州市教师职称考试试题和答案汇编汇总(绝对全面)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三、案例分析题(15分)

得分 阅卷人 开学第一天,一场大雪一夜之间悄悄地给校园内外铺上了一条白毯

子。就在同学们准备去堆雪人、打雪仗时,广播里传来郑重而严厉的通

知:“为了保护校园景观和保证安全,任何人不得在校园内玩雪,一经

发现,点名批评!”话音未落,孩子们灵动的眼神一下子黯淡下来。而在另外一个学校,学校教导处专门下发通知,组织各班学生开展打雪仗、堆雪人比赛,看谁玩雪更有创意,学生们玩得不亦乐乎。请分析两种做法背后的不同教育理念。

①教育观:前者是专制式的,对学生进行“圈养”,压制学生的个性和能力发展;后者是以人为本的、生活化的、启发式的,对学生进行“放养”,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

②学生观:前者是约束性的,把学生作为控制的对象;后者是发展性的,把学生作为自觉能动的、发展中的个体。

③课程观:前者是知识本位的课程观,只注重文本课程,课程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后者所持的是“体验课程”,认为“生活即课程”,注重多角度开发课程资源。

④学习观:前者是被动的、接受式的;后者是主动的、探究式的、体验式的。 四、案例分析题(20分)

几个孩子正玩得不亦乐乎,一个小家伙突然摔倒在地上,他马上

就哇哇大哭起来,哭得呼天抢地。一个小女孩一看那跌倒的小家伙,

愣了一愣,接着跑过去,装着一下子也跌倒了,就跌在那小家伙的身

边。她跌倒了,还笑得咯咯响。那小家伙一看小姐姐,也笑了,抹抹眼泪,又玩了起来。这个小女孩的动作,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她以一个共同遭遇者的身份,去感染小家伙,没有刻意的雕琢,自然而充满灵性,仿佛生命与生命之间本该如此。这个案例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什么启迪?

①儿童立场:教育需要坚持儿童立场。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蹲下身来,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儿童的方式共同去解决儿童的问题。

②平等对话:教师要由高高在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学生的“共同遭遇者”,用一种接纳、平等、鉴赏的心态,用伙伴的身份来欣赏孩子的行为,进入学生的心灵,倾听学生的心声,与学生平等对话。

③教育智慧: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孩子有着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学生需要的是潜移默化的、“润物细无声”的“灌输”。 得分 阅卷人

第II卷(教科研水平 80分)

得分

①观察法。(2分)观察法是指在日常的学习生活或实验条件下,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谈举止、活动状态和对事物的反应来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方法。它包括日常观察和实验观察两种。前者是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后者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的。(3分)

②访谈法。(2分)访谈法指通过对学生及其家长、友人、亲密的同学进行家访、交谈,以了解与研究学生的一种方法。(3分)

③测试法。(2分)测试法是一种通过各种考试、测验以及心理测试的方式,了解与研究学生的方法。测试法通常包括学科或专业考试、平时测验、课堂提问、心理测验(如智力测验、个性测验)等。(3分)

④作品或活动成果分析法。(2分)这种方法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或活动成果(如作文、书画、创造发明、小制作等)进行分析或鉴定,以便从中了解与研究学生。(3分) 六、理论应用题(25分)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技能在教师的专业能力

提升中显得尤为迫切。某学校教师要从事“手工工艺”校本课程的开

发工作,请您帮他拟定一个课程纲要。(要求包含校本课程纲要的基本要素)

①课程标题(2分)

《手工工艺》校本课程纲要

②课程目标(3分)

让学生通过与工艺小制作活动的自身体验;

熟悉多种生活中常见的工艺(纸艺、陶艺、绳艺、毛线工艺、装饰工艺等)的手工制作过程,激发并培养其对工艺的兴趣爱好;

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养成基本的工艺修养。

③课程内容(要体现主题性、序列性、综合性,最多得5分。以下为两个示例)

内容顺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上学期 小星星 小彩鱼(一)(二) 纸条玩偶(一)(二)(三) 旋转卡 节肢娃娃 蝙蝠 鱼鹰 美丽的花(一)(二) 感受泥性 来,我们玩泥吧! 来,我们玩泥吧! 来,我们玩泥吧! 绒绣球 下学期 有趣的菊花结 漂亮的手链(一)(二)(三) 麻花娃娃(一)(二) 贴画(一)(二)(三) 彩纸变变变(一)(二) 剪纸(一) 剪纸(二) 认识制陶工具 陶艺(一) 陶艺(二) 陶艺(三) 装饰鱼 装饰瓶 得分 阅卷人 阅卷人 五、简答题(15分)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有着丰富的知识认知、概念理解和经验积累。请简述研究学生常用的三种方法。

内容顺序 1 2 上学期 参观常州工艺美术馆,整体感知常州工艺美术的辉煌成绩 采访乱针绣艺人,感受其艺术生活的酸甜苦辣 参观路桥小商品市场的“十字绣”一条街 下学期 参观学校工艺设施,计算其成本支出及运营费用 研究国外工艺的特点,比较其与中国工艺的区别与联系 研究纸艺的一种代表作品——金坛剪纸,网络欣赏家乡的“金坛剪纸”工艺,获悉金坛剪纸历史 学习基本的剪纸技能 以“我的校园生活”为主题,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以“我喜欢的……”为主题,设计制作剪纸作品 研究中国陶艺的发展史 3 4 5 6 7 8 9 10 研究中国工艺发展历程 研究在中国工艺发展过程中颇具影响的一位艺人 交流对发展史的研究感受 研究绳艺的一种代表作品——中国结,参观路桥小商品市场“中国结”一条街 采访家乡的一位绳艺工作者 网络欣赏更多中国结作品,获悉中国结的应用,制作中国结的电子小报 学习中国结的基本制作方法与技能,并制作中国结作品2—3件 了解陶艺作品的制作过程 搜集中国陶艺的作品材料,制作小报 独立设计制作一件陶艺作品并与同伴交流 ④课程实施(每一点2分,最多得6分) 课时安排:每周安排一至二课时。 教师配置:由专任教师执教。

教学注意事项:教学过程要注重基础性、趣味性、创造性。 ⑤课程评价(最多得6分)

教师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主要包括:课程方案的设计、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的评价,评价要有利于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2分)

学生评价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方法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如:主题创作。给定主题,根据学生创作的作品进行评价。过程表现。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4分)

⑥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每一点1分,最多得3分)

地方资源开发与利用。参观当地的手工工艺厂(作坊)、采访当地的手工工艺名家。 学校资源开发与利用。成立手工工艺专用教室,培养专业的教师队伍。 网络资源开发与利用。发挥网络的强大力量,学习有关手工工艺的历史、传统、材料等。 七、理论应用题(40分)

请欣赏课程故事《画苹果》并按要求回答问题:

中国老师走进教室:“同学们,上一节美术课,我们学习了画水

杯,这一节课我们学习画苹果。大家先观察我是怎样画的。注意,先画一个正方形,注意,这个正方形要画得轻一些,因为最后要擦掉……好了,老师画完了。现在请大家拿出美术本开始画,注意,我是怎么画的。”……中国学生一次就画出了最像苹果的“苹果”。

美国老师提着一篮子苹果进教室:“同学们,这是什么?……对,这是苹果。大家喜不得分 阅卷人 喜欢?如果喜欢,大家可以上来拿一个。”同学们各自拿了一个苹果,老师接着说:“大家可以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玩一玩……另外,这些苹果老师都洗干净了,如果喜欢,还可以把它吃掉。”一段时间过去,许多学生已经吃掉了苹果,这时老师开始布置任务:“同学们,我们这一节课要画苹果,现在请大家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上苹果。”……苹果已经吃掉了,学生第一次可能画得像南瓜,第二次可能像梨,第三次画得才有点像苹果。

1.试比较中、美两位教师在教学方式上的差异及由此可能对学生产生的结果。(10分)

中国老师: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注重预设和控制,强调“教”的过程,关注学习结果,凸现的是接受性学习,封闭性学习,抽象学习,外部操作学习,看不出内部操作过程。(3分)可能的结果: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创造性,只会机械学习等。(2分)

美国老师:以儿童为中心,为主体,关注个体,张扬个性,注重真实的学习情景创设,课堂氛围民主、开放,凸现的是自由学习,自主学习,情景学习,体验学习,活动化学习,个性化学习,学习者内部言语操作过程非常鲜明,不关注学习结果。(3分)可能的结果:基础知识不扎实,但学生学得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等。(2分)

2.为了改变教师的不良教学行为,某校准备开展题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研究》的研究,请您为该课题设计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15分)

(1)研究目标:(每一点1分,最多得3分)

①通过研究,提炼出当下课堂教学行为的变革目标和内容。 ②通过研究,总结出矫正教师不良教学行为的策略 ③通过研究,归纳出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一般规律。

(2)研究内容:(每一点2分,最多得6分) ①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现状调查 ②根据现状调查的结果,制定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目标,并提出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内容 ③针对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探究合理的矫正策略 ④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评价研究 (3)研究方法:(每一点2分,最多得6分)

①观察法。(1分)通过观察,分类归纳出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良行为。(1分) ②个案研究法。(1分)寻找具有典型的不良课堂教学行为的教师作为研究个案,在教学实践中定期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探索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变革的一般规律。(1分)

③行动研究法。(1分)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不足,采取一定的策略加以纠正,使得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以完善。(1分)

④文献研究法。(1分)查阅有关教师课堂教学行为的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从文献中发现已有研究中的缺陷、明确本课题的研究任务。(1分)

3.该课题组准备对学校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中的评价行为进行跟踪研究,请您为该课题组设计一份课堂观察记录表,以便于该课题组对教师各种评价行为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分析。(15分)

(10—15分)表格设计完整,有创意。量表中的观测点设置科学、结构严谨、分类合理,能够体现教学评价行为的整体性。

(5—10分)表格设计基本完整,核心要素具备。量表中的观测点大部分符合要求,能够来反映教学评价行为的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