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古文100篇带翻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小古文100篇带翻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26、盘古开天地

原文: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

译文:世界开辟以前,天和地浑浑沌沌地成一团,象个鸡蛋一样,盘古就生在这当中。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地分开了,轻而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而浊的阴气下沉为地。盘古在天地中间,一天中有多次变化,比天、地都要神圣。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也每日长大一丈,这样又过了一万八千年。天升得非常高,地沉得非常深,盘古额长得非常高大。天地开辟了以后,才出现了世间的天皇、地皇、人皇。数字开始于一,建立于三,成就于五,壮盛于七,终止于九,因此天距离地有九万里。 27、夸父逐日

原文: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译文:夸父与太阳赛跑,一直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往北去大湖喝水。还没到大湖,在半路因口渴而死。丢弃他的手杖,(手杖)化成桃林。 28、共工触山

原文: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译文:从前,共工与颛顼争夺部落天帝之位,(共工在大战中惨败)(共工)愤怒地用头撞击不周山,支撑着天的柱子折断了,拴系着大地的绳索也断了。(所以)天向西北方向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向西北方向移动了;大地的东南角塌陷了,所以江河积水泥沙都朝东南角流去了。

29、刑天舞干戚

原文:刑天至此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以舞。

译文:刑天和天帝至此争夺神位,天帝斩断了他的头,并把他葬在常羊山。刑天便以双乳为目,以肚脐作口,操持盾斧挥舞(战斗)。 30、舜耕历山

原文:舜耕历山,历山之人皆让畔;渔雷泽,雷泽之人皆让居;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尧乃赐舜衣,与琴, 为筑仓廪,予牛羊。

译文:尧舜在历山耕种,历山的人都让他在河畔耕种,在雷泽捕鱼。雷泽的人都让他居住,在河滨制陶,在那里的陶器没有不好的。一年后他所居住的地方就聚集起来,两年后成了一个小镇,三年后就成了一个都市。尧就赐给舜一套细葛布衣服,给他一张琴,为他建造仓库,还赐给他牛和羊. 31、欧阳苦读

原文: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 32、推敲

原文: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逐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

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与为布衣之交。

译文:贾岛初次在京城里参加科举考试。一天他在驴背上想到了两句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想用?推?字,又想用?敲?字,反复思考没有定下来,便在驴背上(继续)吟诵,不停做着推和敲的动作。当时韩愈临时代理京城的地方长官,他正带车马出巡,贾岛不知不觉,直走到(韩愈仪仗队的)第三节,还在不停地做(推敲)的手势,围观的人对此感到惊讶。于是一下子就被(韩愈)左右的侍从推搡到韩愈的面前。贾岛详细地回答了他在酝酿的诗句,用?推?字还是用?敲?字没有确定,精神离开了眼前的事物,不知道要回避。韩愈停下车马思考了好一会,对贾岛说:?用‘敲’字好。?两人于是并排骑着驴马回家,一同谈论作诗的方法,好几天不舍得离开。(韩愈)因此跟普通的平民诗人贾岛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33、怀素写字

原文:怀素居零陵时,贫无纸可书,乃种芭蕉万余株,以蕉叶供挥洒,,名其庵曰?绿天?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译文:怀素在零陵的时候,贫穷得买不起纸,于是种了非常多的芭蕉树,把字写在芭蕉叶上,他的庵叫做?绿天?,(字)没写够,于是磨一盘墨汁,写字,又磨一盘墨汁,写字,再三书写,硬是把木盘磨漏了,木板擦穿了。 34、王冕好学

原文: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译文:王冕七八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让他到地里放牛,(他)却偷偷的到私塾去,听学生念书,听过之后,就默默的背诵。黄昏回去的时候,却忘了(带)他的牛(回来)。有一个农民牵着王冕的牛问是谁家的牛踩坏了庄稼,王冕的父亲非常生气,打了他,过后还是这样。王冕母亲说:?儿子喜欢读书,为什

么不任凭他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王冕因此离开,去寺院居住。晚上偷偷出来,坐在佛像膝上,手执简策映着长明灯读书,书声琅琅直到天亮。 35、宋濂嗜学

原文:余幼时即嗜(shì)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yàn)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fú)之怠(dài)。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yú)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我小的时候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寒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第九组 听孔夫子讲课 36、学习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习知识,进而按时温习它,不也是令人高兴的事吗?有朋友从远方而来,不也是令人快乐的事儿吗?我有才学,别人不了解我,可是我自己并不恼怒,不也是品德高尚的人所具有的吗?? 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译文:孔子说:?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原文: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孔子说:?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什么都学不到。?

原文: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