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1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 - 鲁双(扬州)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江苏省2013年对口单招语文试卷 - 鲁双(扬州)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江苏省2013年普通高校对口单招 文化统考

语 文 试卷 作者—鲁双(宝应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第Ⅰ卷l页至10页,第Ⅱ卷11页至16页。两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共7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按规定要求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试证号等项目。

2.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中正确答案的标号涂黑。答案不涂写在答题卡上无效。

一、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 1.下列每组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是 . A.孱头/流水潺潺 莅临/不寒而栗 侍奉/伺机而动 ...... B.顺遂/半身不遂 船舷/故弄玄虚 和煦/殒身不恤 ...... C.卷宗/胜券在握 篆书/如椽巨笔 血晕/血口喷人 ...... D.市侩/脍炙人口 扁平/一叶扁舟 桀骜/佶屈聱牙 ......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句是 ..

A.新建的街心花园姹紫嫣红,喷泉流光溢彩,为市民凭添了不少乐趣。

B.那洇漫的油彩渐渐散开去,圆圈愈来愈大,色彩也愈来愈淡薄。远海上涌来的浪,掀拱着它,如抖动一匹残旧的绸布。

C.尤其是西屏的鹿山,白天还如佛如僧,霭然可亲,这时竟收起法相,庞然而踞。 D.到了家边,翠翠跑还家中去取小小竹子做的双管锁呐,请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3.下列对加点字词解释全都正确的是 A.孜孜矻矻(勤勉) 放浪形骸(身体) 苦心孤诣(学业等所达到的程度) .... B.不学无术(学习) 錾不见人(遥远) 逸兴横飞(超逸豪放的意兴) ... C.刚愎自用(执拗) 诬天藐小(轻视) 南辕北辙(车轮压出的痕迹) ... D.缘木求鱼(探究) 轩峻壮丽(高大) 泱泱大国(形容气魄宏大) .....

语文试卷第1页(共16页)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是

A.汽主越来越时尚化,连最保守的德国人都在汽车外形设计上作出了令人张口结舌的....改变。

B.沅水数百年来日夜流经这群山环抱中的湘西小镇,为小镇带来了无尽的生机,此地可真谓水木清华,钟灵毓秀。 ....

C.优秀的学生上课时往往会全神贯注、目不交睫地盯着黑板,认真听讲,丝毫不受外....界的干扰。

D.午后,我独自在花间小径上穿行,猝不及防地被一只蝴蝶在面颊上点了一个触吻,....一时,心头掠过了几许诗意般的遐想。

5.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关联词.最恰当的是

每个事物都作用于别的事物,_▲ 反过来后者也作用于前者,_▲ 在大多数场合下,正是_▲ 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_▲ 妨碍了我们的自然研究家看清最简单的事物。

A.并且 而 由于 就 B.而且 可 由于 就 C.并且 而 因为 也 D.而且 可 因为 也 6.依次填人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①天渐渐开阔,地渐渐平旷,忽然_▲ 几只沙鸥,雪片一样白,闪电一样快,在船头_▲ 了个圈儿,不见了。 ②您听:“十丈悬流万堆雪,惊天如看广陵涛。”由险滩与江流所组成的主旋律是多么_▲ !

A.飞来 画 雄壮 激烈 B.飘来 画 跌宕 激烈 C.飘来 转 跌宕 飘逸 D.飞来 转 雄壮 飘逸

7.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作为名人,频繁亮相在聚光灯下的生活让素来沉浸在自己文字中的莫言颇为痛苦,不堪其扰.想重回书桌写好作品。

B.为切实做好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江苏省有关部门将继续加强疫情监测,严格执行疫情报告,适时调整监测和应对策略。

C.人们认为,团队有效性的关键因素不只是个体贡献的简单相加,而是能使队员行动一致、互相配合的团队协作技能。

D.据美国媒体报道,著名排行榜网站欧迪网“海选”评出世界十大湖泊,九寨沟五花海以“最美艳惊人”成为唯一上榜的中国湖泊。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它飘浮飞驶,“翩若惊鸿,婉如游龙,”时隐时现,若即若离。

B.故乡的榕树啊!我是在你绿阴的怀抱中长大的,如果你有知觉,会知道我在这遥远的异乡怀念着你么?

C.为了全国人民——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D.桃花开了,红得像火;梨花开了,白得像雪;郁金香也开了,黄色、紫色交相辉映.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 语文试卷第2页(共1 6页)

9.列下列句子中运州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是 ..

A.他经常摆出一副冰冷的面孔,令人望而生畏。(通感) B.敌人夹着尾巴逃跑了。(拟物)

C.一览不尽的青山绿水,马远夏圭的长幅横披,任风吹,任鹰飞。(借代) D.芝麻粒儿大的事,不必放在心上。(夸张) 10.对下列句于中运用的表达方式,判断错误的是 ..

A.凡是吝斋鬼、野心家,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特别贯注在象征他们痴情

的某一件东西上面。(议论)

B.荔枝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重十多克到二十多克。(说明) C.它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描写)

D.这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叙述) 11.关于应用文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书信的结束语也叫祝颂语,可以接着正文或另起一行空两格写“此致”,再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也可以另起一行空两格后写“祝你健康”等。

B.新闻的基本结构有两种:倒金字塔式和编年体式。其中编年体式的特点是,把新闻事实中最重要的内容放在开头,然后按照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来写。 C.说明书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实用性文体,常见的形式有短文式和条款式两种。推荐商品多用短文式的说明书。

D.目标、步骤、措施是计划内容的三要素,其中,步骤是计划的主要内容,包括工作的程序和时间的安排以及要求等。

12.下列作品、人物、文体投作者对应不正确的是 . A.《西厢记》 崔莺莺 元杂剧 王实甫 B.《哈姆莱特》 奥菲利娅 剧本 莎士比亚 C.《包身工》 小福于 报告文学 夏衍 D.《最后一片叶子》琼西 小说 契诃夫 13.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小说的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叙述人语言,其中人物语言要符台人物的身份,体现人物的性恪特点,它不同于作家自己的语言,不会打上作者语言习惯的印记。

B.古典诗歌的音韵菱主要体现在格律上,格律就是诗词在字数、句数、平仄、对偶、押韵等方面的格式和规则。

C.在散文中,理念与诗情的结合,想象与现实的交融,观点与形象的统一,都是凭借语言来完成的。

D.阅读欣赏剧本,要认识剧本舞台性、集中性的特点,善于在高度集中的场面和场景中抓住尖锐的戏剧冲突,由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由人物形象挖掘剧本主题。

语文试卷第3页(共16页)

14.关于阅读方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文章的主旨比较复杂,领会主旨要顾及文章内容的各个方面,避免简单化、片面化、浅表化。

B.查辞书,要掌握使用方法,还要注意细心分辨、酌情抉择,根据所阅读的文本内容作出合情合理的解释,不可生搬硬套,更不能张冠李戴。

C.引申式心得是因原文而得的启发、收获,重在对原文思想内容的解释、阐发,发掘原文蕴含的意义、感情等。

D.圈点的符写以线条简洁、醒目为宜。至于用什么符号表示什么意思,有严格的规定。 15.对有关课文的表述,正确的是 A.《拿来主义》一文先立后破,主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进行说理议论,深人浅出。 B.《再别康桥》一诗中,作者不是单纯地歌咏康桥迷人的自然风光,而是融情人景,托物言志,抒发了对康桥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C.《林黛玉进贾府》对一个封建大家庭中的众多人物及其生活环境展开了全景式的描写, 人物描写与环境描写交叉进行,配合自然,相得益彰。 D.《邓稼先》一文中“我不能走”这一部分,从“鲜为人知”的角度,全面地介绍了邓稼先光辉的一生。

二、阅读理解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大题,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下列每小题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标号涂黑)

(一) 瑜整衣冠,引从者教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 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

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表,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匆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载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①。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酣,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全装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②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日:“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

语文试卷第4页(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