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在观察事物的时候,依次观察的是物体的色彩、形体、线条和点。由此可知,色彩是人类认知外部世界的第一媒介。

⑤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观察了生活在乌干达基巴莱国家公园的灵长类动物的饮食习惯,发现猿类和猴子通常利用蓝色和黄色视觉选择所吃的水果;倘若它们想吃到有营养的鲜嫩树叶,还必须具备分辫红色和绿色的视觉,因为鲜嫩的树叶常带有隐隐的红色,能较明显地与其他颜色的树叶相区分。红色是引起兴奋、喜悦的颜色,能明显引起动物视神经细胞的扩展反应。可见,灵长类动物对红色的感觉能力较其他颜色敏感,与长期以来寻找食物所养成的饮食习惯有关。

⑥中国红反映了东方式的神秘。作为中国的吉庆颜色,作为中国人的吉祥文化图腾和精神皈依,中国红表现了东方哲理和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其渊源还可追溯到古代华夏民族对日神的虔诚膜拜。

⑦中国红将华夏民族喜庆的色彩习俗打造得美轮美奂。我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习俗里。习俗的形成无疑必须经过选择,比如中国红被确立为喜庆颜色就是经由中国人聪明的选择,尔后才传染开来,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乃至约定俗成,形成集体心理定势。如果这种习俗看得见、摸得着而且符合生理选择,比如中国红,其固定性还会更强,习俗带有的守恒性和排他性,还会弱化或被淹没异类思想。比如,中国人春节皆贴红春联,如果有的人家贴的是绿春联,便会被视作异类。

⑧中国红与青花蓝、琉璃黄、国槐绿、长城灰、水墨黑和玉脂白构成了一道缤纷的中国传统色彩风景线。

(《科学画报》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第④段画线句中“依次”一词能否删掉?请说明理由。

(2)③④⑤⑥段顺序能否交换?为什么?

(3)简述中国红是最适合喜庆的颜色的原因。

9.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的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

5

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地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咤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的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

6

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的无言的默契。

(有删改)

(1)文章主要写蒲公英,可①②两段两次写到了白玉兰和海棠,请结合相关内容说说作者的写作用意。

(2)从修辞角度赏析①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3)习总书记说“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你觉得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不是位好老师?为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用自己的语言简述理由。(至少两点)

(4)第⑦段中说:“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请说说“蒲公英的品格”的具体内涵。 (5)文章标题是“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如何理解“默契”的含义?

10.生活是一座阅览室,自然万物皆为书卷。我们在生活中磨练与成长,点点滴滴,细细品味,总有一个人,一处景,一本书,一次相遇,一种陪伴……让我们有所感悟,总觉得无比珍贵。

请以“你无比珍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感情真挚,不得抄袭。(2)不得出现真实校名、人名。(3)书写工整规范。

7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八年级(下)

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解答】

(1)婉 喧 黛 融 (2)A:散发 B:彰显 2.【解答】答案: ①在河之洲

②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③微君之躬 ④豁然开朗 陶渊明

⑤城阙辅三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⑥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 3.【解答】 A.正确;

B.有误,“大部分只停留在关于儿子的感情、情绪处理方面”在儿子情绪有波动时首先是宽慰鼓励,不必为父母担心。其次肯定两点:一是父母永远都是孩子倾诉苦闷的对象;二是人的一生就是在情绪的起伏中渡过。最后以过来人的身份,给予傅聪如何面对情绪跌宕的建议; C.有误,应是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

D.有误,应是出台行礼或谢幕,面部表情要温和,切勿像过去那样太严肃。 故选:A。 4.【解答】

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的能力。结合内容可知,文段是劝慰儿子如何面对感情创伤,学会泰然处之;克利斯朵夫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写的《约翰?克利斯朵夫》中的主人公。一生以音乐为伴,在生活中处处碰壁,始终是一名孤独的反抗者。傅雷列举克利斯朵夫的例子是为了鼓励儿子像克利斯朵夫一样坚强、乐观,宠辱不惊,能用客观的立场分析所面对的一切,变得坚强。 答案:

克利斯朵夫。为了告诉自己儿子人生中有高潮也有低潮,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被外界所左右,学会正视现实和错误,变得坚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