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3份合集)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精选3份合集)2020届新疆乌鲁木齐市名校高考数学模拟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C. 高聚物故错误;

的单体为碳酸乙二醇,而的单体是乙二醇,故没有共同的单体,

D. 水杨酸含有羧基和酚羟基,1 mol的水杨酸消耗2mol氢氧化钠,1 mol的1,2?二氯乙烷消耗2mol氢氧化钠,CH3NHCOOCH3含有酯基和肽键,所以1 mol的CH3NHCOOCH3消耗2mol氢氧化钠,将总物质的量为1 mol三种物质的混合物与NaOH溶液充分反应,最多可以消耗2 mol NaOH,故正确。 故选D。

7.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与H2在暗处能化合并发生爆炸,X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W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单质的沸点:Z>W B.简单离子半径:X>W

C.元素X与氧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能相互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与H2在暗处能化合并发生爆炸,则W为F元素;X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F,则X位于第三周期,为Na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Y的原子序数大于Na,则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含有3个电子,为Al元素;W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为Cl元素,据此进行解答。 【详解】

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单质与H2在暗处能化合并发生爆炸,则W为F元素;X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X的原子序数大于F,则X位于第三周期,为Na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Y的原子序数大于Na,则位于第三周期,最外层含有3个电子,为Al元素;W和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Z为Cl元素;A.Z、W的单质分别为氯气、氟气,二者形成的晶体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氯气较大,则氯气的沸点较高,即单质的沸点:Z>W,故A正确;B.X为Na、W为F,二者的离子都含有2个电子层,Na的核电荷数较大,则钠离子的离子半径较小,即简单离子半径:X<W,故B错误;C.X为Na,金属钠与O形成的过氧化钠中既含离子键也含非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D.X、Y、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NaOH、氢氧化铝、高氯酸,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则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高氯酸之间能相互反应,故D正确;故答案为B。 8.属于工业固氮的是 A.用N2和H2合成氨

B.闪电将空气中N2转化为NO

C.用NH3和CO2合成尿素 【答案】A 【解析】

D.固氮菌将氮气变成氨

A.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A正确;B.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称为天然固氮(又称高能固氮),B错误;C. 是氮的化合物之间的转换,不属于氮的固定,C错误;D. 生物固氮是指固氮微生物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的过程,D错误。故选择A。 9.相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中,形成的单质一定属于相同类型晶体的是 A.第IA族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第IA族的氢气是分子晶体,其它碱金属是金属晶体,形成的单质晶体类型不相同,选项A错误; B、第IIIA族硼是原子晶体,其它是金属晶体,形成的单质晶体类型不相同,选项B错误;

C、C、Si、Ge等都属于第IVA族元素,属于原子晶体,铅是金属晶体,形成的单质晶体类型不相同,选项C错误;

D、第VIA族形成的都是分子晶体,形成的单质晶体类型相同,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

明确晶体类型的划分、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即可解答,熟练掌握常见原子晶体及其结构,易错点是选项C。

10.含氯苯的废水可通过加入适量乙酸钠,设计成微生物电池将氯苯转化为苯而除去,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第IIIA族

C.第IVA族

D.第VIA族

A.电子流向:N极→导线→M极→溶液→N极 B.M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6H5Cl?e?C6H6?Cl C.每生成lmlCO2,有3mole-发生转移 D.处理后的废水酸性增强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由图示知M极为正极,则电子流向:N极→导线→M极,电子无法在电解质溶液中移动,故A错误; B.M为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e-+H+═

+Cl?,氯苯被还原生成苯,故B错误;

C.N极为负极,电极反应为CH3COO?+2H2O?8e?═2CO2↑+7H+,根据转移电子守恒,则每生成1molCO2,有4mole-发生转移,故C错误;

D.根据电极反应式计算得,转移4mol e-时,负极生成3.5mol H+,正极消耗2mol H+,则处理后的废水酸性增强,故D正确。 故选D。

11.对图两种有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

A.互为同分异构体 C.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

B.均能与钠反应 D.可用银氨溶液鉴别

A.前者含8个H原子,后者含10个H原子,分子式不同,二者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前者含-OH,后者含-COOH,则均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故B正确; C.前后含苯环、-CHO,后者含碳碳双键,则均可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前者含-CHO (能发生银镜反应),后者不含,则可用银氨溶液鉴别,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点睛】

有机物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结构特点:含有不饱和键:碳碳双键,碳碳三键,含有醛基、羰基,含有苯环;能够与金属钠发生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含有-OH、-COOH等;能够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含有醛基。

12.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水煤气-CH4 C.水玻璃-H2SiO3 【答案】B 【解析】 【详解】

B.明矾-KAl(SO4)2·12H2O D.纯碱-NaHCO3

A.天然气是CH4,水煤气是H2、CO的混合物,故A错误; B.明矾是Kal(SO4)2?12H2O的俗称,故B正确; C.水玻璃是Na2SiO3的水溶液,故C错误; D.纯碱是Na2CO3的俗称,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13.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3+=Cu2++2Fe2+ B.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Ag++I-=AgI↓ C.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2Al3++3S2-=Al2S3↓

D.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Ca2++OH-+HCO3-=CaCO3↓+H2O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用氯化铁溶液腐蚀铜板:Cu+2Fe3+=Cu2++2Fe2+,故A正确; B. 向AgCl悬浊液中滴加KI溶液:AgCl(s) + I-(aq)

AgI(s) + Cl-(aq),故B错误;

C. 向明矾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2Al3++3S2-+6H2O =2Al(OH)3↓+3H2S↑,故C错误;

D. 向NaHCO3溶液中滴加少量Ca(OH)2溶液:Ca2++2OH-+2HCO3-=CaCO3↓+2H2O+CO32-,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A。 【点睛】

铝离子和硫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硫化氢气体。

14.在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情况,下列反应不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A.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反应

B.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C.过量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 D.过量的氢气与氮气在工业生产条件下反应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铜与浓硝酸和稀硝酸均反应,则过量的铜与浓硝酸完全反应,A正确;

B.过量的铜与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随之反应的进行,硫酸浓度降低,稀硫酸与铜不反应,B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