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套题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马原套题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水一战,大败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据《兵法》但却造成两种不同的结果,这说明( )

A.矛盾具有普遍性,两者没有共性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C.《兵法》本身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D.矛盾双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64. 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和活的灵魂是( ) A.唯物辩证法 B.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65. 杜甫诗曰:“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首诗蕴含的哲理是( )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之流 B.承认矛盾客观性,正确对待矛盾 C.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 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关键 66. “一刀切”思想方法的错误在于( )

A.忽视事物矛盾的普遍性 B.忽视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C.忽视事物矛盾的同一性 D.忽视事物矛盾的斗争性 67. 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现是( )

A.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 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68. 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 )

A.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B.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C.贯穿于事物发展全过程并决定事物根本性质的矛盾 D.矛盾中积极的进步的方面

69. 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在于( )

A.对立面之间的同一性 B.对立面之间的斗争性 C.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D.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70. 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是( )

A.客观分析法 B.矛盾分析法 C.具体分析法 D.调查研究法 71. 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是事物的( )

A.度 B.质 C.程度 D.质量 72. 事物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是事物的( ) A.度 B.质 C.限度 D.量 73. 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数量界限是( )

A.质 B.度 C.质量 D.量 74. 部分质变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A.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和超出度的范围的变化 B.事物的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C.阶段性部分质变和局部性部分质变 D.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75.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也就是说要注意火候,这说明( ) A.要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 B.要重视内因的作用 C.要坚持适度原则 D.要重视量的积累 76. 体现事物发展渐进性和飞跃性统一的辩证法规律是( ) A.对立统一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质量互变规律 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规律 77.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这段话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发展是一个( )

A.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 B.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C.不断发生量变的过程 D.波浪式发展的过程 78. 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保留

79. 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 ) A.方向和道路 B.形式和状态 C.结构和功能 D.源泉和动力 80. 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 ( )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

81. 有人认为:“如果事物的表现形式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二为一,一些科学家就都成为多余的了。”这一命题( )

A.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统一 B.夸大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C.否认了现象和本质的区别 D.揭示了现象和本质的差别 82. 偶然性是指( )

A.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因素

B.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趋势

C.存在于人的主观意志中的非客观性的因素 D.违背事物发展规律的趋势

83. 在下列事例中,把偶然性视为必然性的是( ) A.我国某些皇帝求仙吃丹,期望长生不死 B.守株待兔 C.刻舟求剑 D.认为地震活动没有任何规律,无法预测 84. 因果联系的本质特点是( )

A.前后相继性 B.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 C.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 D.同时并存的关系

8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一古训的哲学方法论意义是指( ) A.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是自觉活动的决定性条件 B. 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神学目的”论划清界限 C. 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同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D. 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实践活动的预见性 86. 下列命题中反映规律客观性的有(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D.“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87. 社会规律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这说明社会规律( )

A.具有主观性 B.具有目的性 C.主客观的统一 D.不同于自然规律 88.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根本前提是( ) A.尊重客观规律 B.以人为本 C.摆脱必然性的束缚 D.实现人的自由

89. 实现意识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 A.创造性理念 B.计划和蓝图 C.社会实践 D.意志和观念 90. 意识自身“物化”的过程本质就是( ) A.通过实践改造物质世界的过程 B.意念变物的过程 C.意识创造物质的过程 D.观念创造客观世界的过程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 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 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2.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承认

A.思维可以反映存在 B.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C.世界可以被认识 D.世界可以被完全认识 3. 在下列命题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的是()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天命主宰人间世界 C.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4. 列宁的物质定义深刻揭示出物质()

A.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B.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C.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D.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5. 列宁的物质定义对物质作出了最本质的规定,指明了() A.物质对于意识的依赖性、派生性 B.物质对于意识的独立性、根源性 C.意识对于物质的依赖性、派生性 D.意识对于物质的独立性、根源性

6.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深刻的理论意义在于()

A.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B.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C.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D.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