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浅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金刚经浅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么样著住到度生之相呢?好像梁武帝,他就是度生而著住度相。他见到禅宗第一代祖师菩提达摩时,便问:“你看我大量供僧、供斋、印经、造庙,你说我有多少功德?”这样一讲就是有我相、有执著、有贡高我慢的心。意谓你虽然是印度来的法师,恐怕你都没有我这么多的功德。意思里就是叫达摩祖师给他戴几顶高帽子,想请达摩祖师赞叹赞叹他。可是菩提达摩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情?所以就以直心是道场的说:“没有功德。”这下子把梁武帝弄得很不高兴,说:“你这黑脸和尚怎么说我没有功德?”以后根本就不睬菩提达摩了,两方既不契机,菩提达摩才渡长江,北上至嵩山少林寺去了。

这就是度生而著住度相,著住到度相想求祖师印证,承认他的功德。谁知道菩提达摩祖师一点也不讲人情,就不买你皇帝的帐,所以就走了。为什么梁武帝著住到度相上呢?因为他没有真正的智慧,他若是有真正的智慧,就不著住度生之相。

第三信大法。“佛法如大海,唯信能入。”若没有信心就格格不入,望洋兴叹。因佛法深如大海,高若须弥,不容易深入了解通达。好像看见佛法宝藏这么多,要什么时候才能看完呢?你若有信心,真信这个法,然后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少而多,一点一点来研究,终究有一天会把佛法的宝藏通达无碍,但必须要有深信,切愿实行。首先深信佛法,然后恳切发愿要学习佛法。明白了佛法又要去实行,实实在在照着佛法去做。这叫深信、切愿、实行。这是很要紧的,如果没有信心,佛法再妙,你也得不到其中的妙处。

什么是大法?般若波罗蜜就是大法。般若是梵语,译为智慧,要信你自己本有的智慧,金刚经的经文上说:“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你一念生出清净信心,佛就知道了,你的电报打通了,就和佛通了消息,怎么通呢?就是有信心,佛一收到你这个电报,就给你回电,叫你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你看你和佛通了电报,你自己还不知道,这真是妙法,妙法就是妙在这儿。

第四解大理。理还有大小吗?当然有,事情有大事小事,难道理就没有大理小理吗?大理就是大道理,这个大道理是什么?就是你要明白自己本来是佛。理即佛,佛即理。佛是已成佛,我是未成之佛,佛和我本来是一个,无二无别。不

过佛是修德圆满,我们的修德没有圆满,所以我们是没有成的佛,而佛是已成之佛。不要囫囵吞枣,说佛就是我,我就是佛,这是不可以的。一定要说佛是已成的众生,众生是未成的佛。你要真信。我们是未成的佛,现在没成,成了就是佛。

为什么相信我们本来是佛呢?因为实相般若没有离开众生心。众生心就是佛,佛也就是真心,真心就是佛,不过我们现在没有发觉自己这个真心,反而用妄想心来当家用事。妄想心和真心互相比较,就好像一个是瞎子,另一个是有眼睛的人。妄想心就是瞎子,真心就是有眼睛的。为什么我们不用真心呢?是不是丢了?不是的。那为什么用妄想心呢?楞严经上讲:“一念不觉生三细”。在一念不觉的时候生出三种的细相,就把真心遮盖,如来藏性不能显现了。我们现在信真了,我们本已具足佛的智慧德相,若依法修行,将来必成佛果。

第五修大行。修行不要得少为足,不要中道自画,不要半途而废,不要错认化城为宝所。二乘人得少为足,或者证初果,二果、三果、四果,就不回小向大,这叫得少为足。中道自画就是走到半路上,好像无闻比丘,坐禅证得四禅天的境界,他却认为证了四果,自己画出界线来,自认为已经到达目的地,其实还是在半路上。有的就半途而废,这就是凡夫。凡夫向前走,连四禅天还没有到,走了几步,就说太远了,走不到就回来,这叫半途而废。有的走到化城,妙法莲华经上有化城喻品。为什么设化城呢?因为二乘人修菩萨道,觉得路途遥远,艰辛困苦,疲倦了便不欲向前,佛一看这一些人都辛苦了,就化出一个城市来,说前边有一个城市,我们到那里休息几天,前边离我们的目的地就不远了。二乘人到了化城,看这地方也不错,金银珠宝什么都俱全,就想在这地方住下,不再向前进取。其实这个化城,是比喻二乘人所取证的有余涅槃,并非究竟安息处。

故佛在法华经说:“化城喻品”,提醒他的声闻弟子,不要耽于化城,要勇猛前进,直达宝所,即是如来所证的究竟果位。

修道要忍苦耐劳,什么都要忍。忍风、忍雨、忍饥、忍渴、忍寒、忍暑,要忍人所不能忍的。人家不愿意吃的东西我来吃,但也不要故意装模作样,不是卖修行。要修六度,六度就要布施,布施是布施给人,不是布施给自己。是帮助别人,不是帮助自己。我知道有一些法师真愿意帮助人,即使是把他的血给人喝,

肉给人吃了,他都愿意,甚至于为世界的人把肉割下来供养给大家,他都做得到。他是要真正帮助人,但不愿意出名。那些真正发菩提心修大行的人,他不会告诉你:“我是一个修大行的人,你知道不知道?”所以你没法子知道。

第六经大劫。菩萨修行不单单是在一个佛刹里种善根,他是经过三大阿僧祇劫那么长的时间来种善根,修福修慧。

第七求大果。菩萨为什么要行菩萨道?就是因为想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大果,即是佛的果位。这是大菩萨的目的和希望。

“摩诃萨”有以上七种意思。那么发心的大菩萨“应如是降伏其心”,“如是”是知法之辞,是实相的理体,所以说没有样子。在没有样子里边不得不说出一个皮毛来。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所有世界一切众生之类,卵因想生,胎因情有,湿以合感,化以离应,情想合离,互相变化,依惑造业,依业受报,各从其类。楞严经上说这十二类众生,说得非常清楚。

卵因想生。好像母鸡孵蛋,它孵在鸡蛋上,一天到晚就想着:“我这鸡子就快出来了。”卵生包括鱼、虾、乌龟、蛇等。

胎因情有。为什么有胎?就因为男女有一种爱情,爱情合起来而成胎,胎生包括人、畜、龙、仙等。

湿以合感。由湿暖气合成而有生命,湿生指水中鳞介,含蠢蠕动之类。 化以离应。因好新厌旧故,变化而离开了,自有化无,自无化有,自小化大,自大化小,有的老鼠成蝙蝠,虫子变成蝴蝶,这都是变化。化生包括蚊、蝇、转蜕飞行之类。

众生因情想合离互相变化,就生出一种迷惑,因迷惑而造业,因造业而受果报。胎卵湿化,各从其类,与那一个因缘接近,就受那一种类众生的果报。

除胎卵湿化四生之外,若广分别,又有“若有色”:如休咎精明,乃由精耀乱想和合而生,如萤火虫,蚌珠等。“若无色”:指空散销沉,如四空天,以至

舜若多神,旋风魃鬼之流。“若有想”:但有想心,而无实色,若有若无,仿佛不实,如鬼神精灵、岳渎城隍、魑魅魍魉、山精水怪等是。“若无想”:此类但有色,而无思想,愚昧暗钝,故精神化成土木金石者。如香港有一块望夫石,相传从前有个女人,她的丈夫出海经商,久而不返。她每天背着小儿到山上眺望海洋,盼望夫归,终不果愿,积年累月,其精神便化为石头。到现在仍有望夫石,佇立山顶上,遥望海边。“若非有想”:此类非同卵生,想中传命者,而是二妄相合,将他作自,辗转互用,如蜾赢负螟蛉之子。诗经上云:“螟蛉有子,蜾赢负之。”螟蛉是青桑虫,蜾赢是细腰蜂。此蜂运泥作房,负青桑虫于其中,念咒曰:“类我类我,”即“似我”意。七日后,青桑虫果然化为其子。这就是非有想,异质相成之类,乃因往昔专诱取他人财物,纳为己有,故受这种果报。“非无想”:此一类原为怀怨抱恨,欲为报复而来,犹如土枭(猫头鹰俗称不孝鸟),附土块以为儿,及儿长成,反食其母。又一种破镜兽,以毒树果抱为其子,子成反食其父,都是非无想类所攝。

如上面所说的十生之类,我皆令他们得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涅槃是梵语,旧译为“寂灭”,新译为“圆寂”。“灭度”即是二障俱遣,二死永亡,二障是烦恼障和所知障,二死是分段生死和变异生死。二障和二死都灭除,故曰:“灭度之”。

涅槃有四种:

一、自性清净涅槃。是一切有情,平等共有。有圣不增,在凡不减。 二、有余依涅槃。有情修行。已断烦恼障,苦因已尽,但尚有所依止的五蕴身体,寿命未尽。不过,虽然尚依存于五蕴身,但烦恼障已减,性已清净,故曰障永寂。

三、无余依涅槃。烦恼因尽,烦恼果亦尽,了生脱死,众苦永寂。 四、无住处涅槃。二乘人已除烦恼(人空),但未了所知障(法空),故不住生死,而住于有余涅槃。大乘圣者,则烦恼、所知二障俱遣,人法俱空。故用大智大悲为辅翼,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尽未来际,广度众生,故曰无住处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