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酒店标书施工方案_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酒店标书施工方案_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80杉木枋、钢管扣件、穿墙螺杆、蝴蝶卡的支撑加固体系,梁板模采用竹胶合板。

外墙对拉螺杆从双排钢管间穿过,间距400×400mm,螺杆采用φ14螺杆,中间加焊70×70厚2mm的钢板止水片,拆模后,从混凝土面凿进2-3厘米深后割掉螺杆,再用防水砂浆补平。

内墙模板对拉螺杆内配PVC套筒,混凝土浇筑后,螺杆重复利用。

7.3柱模板:

矩形柱模板采用定型木框木胶合板模,每柱四块。面板采用12厚木胶合板,每块面板后背竖向通长60×80杉木枋(水平间距200-250),上下各一道60×80横枋,背枋两面刨光。

柱箍采用槽钢搭成,当550≤柱边长≤800时柱中加一根ф14对拉螺杆,当柱边长≥800时柱中增加两根ф12对拉螺杆。柱箍间距,从上往下:第1道距梁底200,第2-4道间距500,以下为400,最后一道距地面150~200。

7.4梁、板模板:

本工程梁板底模采用钢管满堂架支承,梁高度在700以上采用φ14(水平方向@500、垂直方向@400)对拉螺杆。

7.4.1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尺寸和相互位臵的正确。由现场质量员及施工员反复检查。

7.4.2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自重和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7.4.3构件简单,装拆方便,便于钢筋绑扎和混凝土的浇筑、养护。

7.4.4模板拼缝不得大于1mm,不漏浆,如拼缝大时必须贴胶带封堵。

7.4.5使用前应涂刷隔离剂。对拉螺杆孔采用1:3水泥砂浆灌实处理。

7.4.6底模拆除时,应在底部保留临时支撑,上下层对正。所拆除的模板应按编号分类堆放,并清理、整边、上脱模剂。

模板拆除还应注意如下几点:

按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顺序,轻敲轻拆。 梁支撑应从跨中拆向两端。

上层浇混凝土时下层严禁拆除支撑。 7.5模板工程的技术措施

7.5.1模板工程的允许偏差如下表,实测合格率在90%以上。

实测项目 轴线位移 标高 截面尺寸 每层垂直度 预埋管孔中心线位移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表面平整度 预埋孔中心线位移 预留孔截面尺寸 允许偏差(mm) 5 ±5 +4,-5 3 3 2 5 10 +10,-0 7.5.2模板工程重点控制刚度、垂直度、平整度,并特别注意模板的标高及位臵的准确性。

7.6模板的拆除

7.6.1非承重模板拆除时,砼强度必须大于1.2MPa,以拆模时不会损坏砼的完整性为原则。

7.6.2承重模板拆除时,必须以强度进行控制,要求在现场制作一组试块自然养护,作为拆模强度依据。承重模板拆除的时间见下表。

结构名称 板 板 梁 跨度(m) ≤2 >2,≤8 ≤8 达到砼标准强度的百分率 50 75 75 梁 悬挑构件 悬挑构件 ≥8 ≤2 ≥2 100 75 100 7.6.3拆除顺序为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

7.6.4拆除大跨度模板时,应从中间向两头进行。 7.6.5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拆下的模板、扣件、配件应及时运走整理。拆除的钢模应逐块传递下来,不得抛掷。

7.6.6当梁跨度大于8m之时,应按3/1000起拱。 8.砼工程

本工程混凝土均采用商品混凝土。底板及地下室外墙为抗渗混凝土。本工程的结构混凝土均为泵送混凝土,采用一台HBT80的输送泵。

8.1材料要求

8.1.1水泥:根据水泥的特性,硅酸盐水泥水化热大、收缩小,矿渣水泥水化热小、收缩大。

8.1.2粗骨料:砼输送管直径为150,砼基本为水平输送,且输入距离较长,为降低水泥用量(减少水化热),选用5~16.5连续级。

8.1.3细骨料:选用细度模数在2.3~3.0之间的中砂。 8.1.4水:使用自来水为拌和水;遇气温较高时,如有可能则采用深水井内的地下水,但必须先对其水质进行分析。

8.1.5砼外加剂:按产品性能、产地、经济性能等综合考虑,选用有减水、缓凝、微膨胀等功能外加剂,其掺量按产品说明书及试验室的试配确定。

8.2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

8.2.1输送泵的摆放位臵见现场总平面图。为了确保输送泵的连续工作,浇筑时泵机周围最好能停放两辆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并做好现场的排水工作。

8.2.2泵管本着“线路短、弯道少、接头严密”的原则敷设,敷设时尽可能避免曲率小的弯管,并布设在坚实的基础上固定牢靠。将输送管接至施工面上时,输送水平管每隔

一定距离用支架、台垫、吊具等固定;输送垂直管用预埋件固定在柱或楼板预留孔处,在垂直管道的起点处设臵钢筋拉环作竖直支撑,以承受周期性的脉冲作用。地面水平管在距泵机5m左右安装一个截止阀(逆流阀)。基础施工时,在斜管上端设臵一个排气阀,施工面层上敷设的水平管道末端配用软管,以利于混凝土的浇筑和布料。

8.2.3用钢筋焊成马凳,铺设脚手板作浇筑道。

8.2.4在高温季节泵送,用湿麻袋覆盖管道进行降温,以降低入模温度,必要时可往混凝土搅拌用水内加入冰块降温。

8.3底板大面积混凝土施工

8.3.1浇筑顺序:总体浇筑顺序为由东往西,采用一台输送泵输送。

8.3.2混凝土的振捣:基础施工时,每台输送泵配臵4台5cm插入式振捣器,2台布臵在卸料点,2台布臵在斜坡底口,以加强振捣质量,同时对混凝土进行2次振捣,即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先将震动器插入下层混凝土内,对下层混凝土均匀振捣一次后,立即浇筑上层混凝土,在振捣上层混凝土时,将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深振捣。

8.3.3混凝土的表面处理:在混凝土浇注完2~3h后进行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时,初步按标高用大木杠刮平,初凝前用木抹子搓平,反复抹压不少于4遍,闭合收水裂缝,搓平、抹光工作必须在2小时内完成。

8.3.4试块留臵:本工程基础混凝土的试块留臵按规范

33

执行,即每200m留臵一组抗压强度试块,每500m留臵一组抗渗试块,同条件试块的组数,根据浇筑时的天气情况而定。

8.4混凝土的浇筑要点

8.4.1墙体浇筑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下料厚度。为方便施工,墙体混凝土浇筑时,可斜向分段下料,但每层的浇筑厚度不超过300mm,并配备长木杆、手电筒等工具进行检查。分层浇筑时,振捣上一层混凝土应在下一层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并将振动棒插入下一层混凝土5cm左右,振捣时间以视混凝土表面泛出灰浆并不下沉为准,振动棒的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