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2018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加试部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二、民事权利和义务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浙江选考)2018高三政治一轮复习 加试部分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二、民事权利和义务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二、民事权利和义务

知识条目 1.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①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②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③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 2.积极维护人身权 ①生命健康权 ②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3.依法行使财产权 ①所有权 ②用益物权 ③担保物权 4.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 考试要求 a c a b b c b a c 考点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基础知识梳理]

1.民事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1)主体:是指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客体:是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它因具体的法律关系而有所不同。 (3)内容:在民事法律关系中,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两者是等价有偿和平等互利的。

2.实现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责任

(1)积极维护自己的权利,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自觉履行义务。

(2)违反义务而承担民事法律责任的方式: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修理、重作、更换、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3.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超越诉讼时效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民事主体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

[典型例题讲解]

[例1] (2017·温州中学选考模拟)从小被叫做“万眼镜”的万语向王芳借钱以解燃眉之急,借条上借款人写的是“万眼镜”。到期时,王芳要万语还钱,而他却以借款人是“万眼镜”为由拒绝。于是,王芳将其诉至法院。对此,正确的说法是( )

①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王芳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②根据“举证责任

考频统计 3卷1考 3卷1考 3卷1考 3卷1考 倒置”原则,由法院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 ③万语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 ④王芳可能因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承担不利后果

A.①③ C.①④

B.②④ D.②③

C [①正确,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由王芳举证“万眼镜”就是万语;②错误,此案不能根据“举证责任倒置”原则;③错误,万语违背了“诚实守信”原则,但不应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责任;④正确,王芳可能因没有证据或证据不足,承担不利后果。]

[例2] 民事权利的实现,除了必须具备法律依据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 ) A.民事行为能力 C.民事客体的对象

B.民事主体的内容 D.人们的实际行动

D [加强民事立法,为公民维护权利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公民要真正实现自身权利,关键还是要有依法维权的意识,自觉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因此,答案选D项。]

[题组对点训练]

1.甲在丙开的专卖店买了一块手表,后因为手表机芯问题,找到店员丁要求退货。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 )

A.甲和丁 C.甲和丙、丁

B.甲和丙 D.丁和丙

B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此题中,甲在丙开的专卖店买了一块手表,参与买卖关系的就是甲、丙双方,甲是买方,丙是卖方。丁是店员,不是法律关系的主体。所以,在该法律关系中,主体是甲和丙,应选B项。]

2.小明在放学路上被王伟家的狗咬伤。王伟承担的责任方式应该是( ) A.返还财产 C.赔偿损失

B.消除危害 D.停止侵害

C [小明已被王伟家的狗咬伤,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A项适用于侵犯财产的行为。王伟家应赔偿小明医药费,应选C项。]

3.张某借了李某5 000元钱,并按双方约定在借据上写明了次年年底还清。但直到6年后,李某才催讨,张某未偿还。于是李某将张某告到了法院。法院没有支持李某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这是因为( )

A.张某的行为是合理合法的行为 B.李某没有采取合法的方式维权 C.张某没有能力履行还款的义务 D.李某的起诉超过了诉讼时效期间

D [民法通则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两年。在超过

2

诉讼时效期间后再来起诉的,法院不再支持其要求保护权利的主张。题中案例已经超过诉讼期间,正确选项为D。]

考点2| 积极维护人身权

[基础知识梳理]

1.生命健康权

(1)地位:是一个人最基础的权利,是每个人从事一切活动必不可缺的物质条件。 (2)法律保障:侵害公民身体造成伤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残废者生活补助费等费用;造成死亡的,应当支付丧葬费、死者生前抚养的人必要的生活费等费用。

2.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

(1)姓名权:公民享有姓名权,有权决定、使用和依照规定改变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盗用、假冒。公民有权使用笔名或者其他别名。

(2)肖像权:公民对自己的肖像享有再现、使用和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如利用他人肖像做广告、商标、装饰橱窗等。

(3)名誉权: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

(4)隐私权:我国民法对公民的隐私,是与名誉权一并保护的。以书面、口头等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典型例题讲解]

[例3] (2017·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刘某大学毕业后要去外地工作,将自己的日记本、私密照片及照相机等装箱交给某快递公司运送。刘某在箱外贴了“私人物品,严禁打开”的字条。刘某到外地收到快递后察觉有异,经查实,该公司工作人员叶某曾翻看箱内物品,并损坏了照相机。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 ②刘某可请求该公司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 ③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 ④刘某可以请求该公司赔偿照相机的损失

A.②③ C.③④

B.①② D.①④

D [本题考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由材料可知,快递公司员工翻看私人物品,并损坏照相机的行为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刘某可以请求该公司赔偿照相机的损失,①④正确;侵权已经发生,②错误;该公司没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③错误。正确答案为D。]

[例4] (2016·金华、温州、台州三市联考)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属于侵害公民________的行为( )

A.肖像权 C.名誉权

B.荣誉权 D.姓名权

3

C [本题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本题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按照现行法律规定,以书面、口头形式宣扬他人隐私的,属于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题组对点训练]

1.(2016·金华、温州、台州三市联考)下列属于侵犯公民肖像权的是( ) A.经本人同意将其肖像用作某刊物封面 B.照相馆为王某拍照,复制了10份

C.张某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印在本厂的宣传材料上 D.宋某为王某作画一张

C [本题考查积极维护人身权。公民享有肖像权,未经本人同意,以营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属侵犯公民肖像权的行为,C项符合题意。A、B、D均未侵犯公民的肖像权,不符合题意。本题选C。]

2.(2017·浙江省高三9月暨阳联考选考)某杂志社未征得艾滋病患者甲的同意,发表了一篇关于甲的长篇报道,将甲的真实姓名、照片和患病经历公之于众,报道发表后隐姓埋名生活的甲再次受到歧视和排斥。该杂志社的行为( )

A.不构成侵权 B.侵犯了甲的健康权 C.侵犯了甲的姓名权 D.侵犯了甲的隐私权

D [本题考查隐私权。根据题意选D。]

3.(2016·金华、温州、台州三市联考)王阿姨在某家电超市买了一台吹风机,使用3个月后,吹风机坏了。王阿姨到超市要求退货,超市服务员说,因吹风机超过“1个月包退”的退换货规定,所以没有给王阿姨退货。王阿姨因此十分气愤,便复印一些小传单贴在超市附近的墙上,宣传这家超市出售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所售一切商品不包质量、服务态度恶劣等内容。下列对王阿姨的做法评述正确的是( )

A.错误。王阿姨的行为是在打击报复这家超市,损害了超市的名誉权 B.正确。王阿姨的行为维护自身的权益

C.错误。王阿姨的行为违反了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 D.正确。王阿姨有权对商品生产者、经营者进行评论、批评

A [本题考查民事权利和义务。王阿姨“复印一些小传单贴在超市附近的墙上,宣传这家超市出售的都是假冒伪劣商品,所售一切商品不包质量、服务态度恶劣等内容”的做法是故意打击报复超市的违法行为,且所宣传内容失真,侵害了超市的名誉权,A说法正确。王阿姨的行为不仅仅违反了尊重社会公德的原则,已经涉及违法犯罪,C错误。B、D判断错误。本题选A。]

考点3| 依法行使财产权

4

[基础知识梳理]

1.所有权

按主体分 所 有 权 按财产属性分 2.用益物权 (1)土地承包经营权:法律确认和保护,承包土地被征用的,可获合理赔偿。 (2)建设用地使用权:须向国土部门办理法定手续。

(3)宅基地使用权:须经乡镇政府审核,县级政府批准;宅基地被征用的,可获合理补偿。

3.担保物权 抵押权 质押权 留置权 不转移财产所有 转移财产所有 转移动产占有 债务人不履行(留置权为不按合同期限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将该财产折价或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 [典型例题讲解] [例5] (2017·浙江省名校协作体联考)王某以6万元的价格从钱某手中购得一辆二手汽车,双方已办理交付手续但未办理过户手续。有一天,王某驾驶该车外出办事,由于严重交通违规,结果被交警扣车处理。在这种情况下,该辆汽车的所有权归( )

A.钱某所有 C.王某所有

B.国家所有 D.交警所有

国有、集体所有 私人所有 动产 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 国家保护公民合法私有财产 动产按交付的方式取得所有权 不动产须向有关部门办理产权登记,方取得所有不动产 权;机动车、船舶等动产因价值重大,其产权的取得、变更,也要依法办理产权登记。 C [本题考查公民的财产所有权。从材料“王某以6万元的价格从钱某手中购得一辆二手汽车,双方已办理交付手续”可知,该辆汽车的所有权已归王某所有了,C正确,A、B、D错误。正确答案为C。]

[例6] (2016·金华、温州、台州三市联考)西方谚语:“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请不能进。”就是说我的房子虽破,国王也不能擅自闯入。这个谚语强调的是( )

A.国家必须严格执法 B.私有财产不能流动和买卖 C.房产是私有财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D.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 [本题考查依法行使财产权。“我的房子虽破,国王也不能擅自闯入”强调的是合法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