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4.5.1 汽车库内的通车道宽度可按下列公式计算,但应等于或大于3.0m。 4.1.5

式中Wd——通车道宽度

S——出入口处与邻车的安全距离可取300mm Z——行驶车与车或墙的安全距离可取500~1000mm Re——汽车回转中心至汽车后外角的水平距离 C——车与车的间距 r——汽车环行内半径 a——汽车长度 b——汽车宽度 e——汽车后悬尺寸 R——汽车环行外半径 a——汽车停车角 图4.1.5-1 前进停车平面

注:本公式适用于停车倾角60°~90°,45°及45°以下可用作图法4.1.5 图4.1.5-2 后退停车平面 4.1.5

各车型建筑设计最小停车带、停车位、通车道宽度 表4.1.5 4.1.6

坡道最小宽度表4.1.6

坡道型式 计算宽度(m) 最小宽度(m) 微型、小型车

中型、大型、绞接车 直线单行 单车宽+

直线双行 直线双行

曲线单行 单车宽+

曲线双行 双车宽+

注:此宽度不包括道牙及其他分隔带宽度。 4.1.7

汽车库内通车道的最大坡度 表4.1.7

注:曲线坡道坡度以车道中心线计。

4.1.8 汽车库内当通车道纵向坡度大于10%时,坡道上、下端均应设缓坡。其直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3.6m,缓坡坡度应为坡道坡度的1/2。曲线缓坡段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2.4m,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20m

图4.1.8缓坡 4.1.9

汽车库内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 表4.1.9

最小转弯半径(m) 微型车

小型车

续表 车型

最小转弯半径(m) 轻型车 ~ 中型车 ~ ~ ~ 铰接车 ~

图汽车环道平面

R1——汽车最小转弯半径; R0 ——环道外半径; R——汽车环行外半径; r2 ——环道内半径; R——汽车环行内半径;

X——汽车环行时最外点至环道外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Y——汽车环行时最内点至环道内边距离,宜等于或大于250mm。 () 式中 V——设计车速,Km/h;

R——环道平曲线半径(取到坡道中心线半径); μ——横向力系数,宜为~;

ic ——超高即横向坡度,宜为2%~6%。

当坡道横向内、外两侧如无墙时,应设护栏和道牙,单行道的道牙宽度不应小于0.3m。双行道中宜设宽度不应小于0.6m的道牙,道牙的高度不应小于0.15m。

车型

最小净高(m)

微型车、小型车

轻型车

中、大型、绞接客车

中、大型、绞接货车

注:净高指楼地面表面至顶棚或其他构件底面的距离,未计入设备及管道所需空间。 汽车库的汽车出入口宽度,单车行驶时不宜小于3.50m,双车行驶时不宜小于6.00m

200mm处,其高度宜为150~200mm,车轮挡不得阻碍楼地面排水。

4 坡道式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设计

4.2.1 坡道式汽车库可根据工程的具体条件选用内直坡道式、库外和库内外直坡道式汽车库;单行螺旋坡道式、双行螺旋坡道式和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二段式和三段式错层汽车库;以及直坡形 斜楼板式和螺旋形斜楼板式等汽车库。

坡道式汽车库,除螺旋坡道式外,均应使其坡道系统在每层楼面上周转通车道畅通,形成上、下行连续不断的通路,并应防止上、下行车交叉。 严寒地区不应采用库外外直坡道式汽车库。

错层式汽车库内楼层间直坡道分为两段,该两段间水平距离应使车辆在停车层作180°转向,两段坡道中心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4m。

三段错层式汽车库必须限定车辆行驶路线。

错层式汽车库内可以楼面空间叠交,但叠交尺寸不应大于1.5m。

跳层螺旋坡道式汽车库时,其楼层上进口和出口应对直,其坡道宜靠近建筑平面中心。 斜楼板式汽车库其楼板坡度不应大于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