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1、在没有任何措施的野外环境中,用泥浆涂抹身体裸露部分可防蚊虫叮咬。

2、艾蒿、熏蚊草等有芳香气味的植物可放在篝火上,形成的烟雾可驱赶蚊虫。

3、有蚊虫的季节,去野外前应注射乙脑疫苗。 4、香水对蚊虫有一定的驱赶作用,但效果不显著。 5、宿营时远离死水池塘;睡觉前检查帐篷。 6、进入草丛,尽量少曝露体表。 (八)蜘蛛咬伤

受害症状:

1、微毒蜘蛛咬伤可引起局部红肿,有少量血迹。 2、毒蜘蛛咬伤出现局部皮肤变形,逐渐坏死。

3、剧毒蜘蛛咬伤除局部症状外,可引发全身症状,如:发烧、寒颤、呕吐、皮肤过敏等。 处理方法: 1、局部消炎处理。

2、根据情况口服或注射解毒消炎药物。 预防措施:

1、当蜘蛛爬到人身上时,不要用手抓,可用小棒挑开。 2、不要徒手在缝隙、屋檐下、树洞里摸索。

3、脱下的鞋子、衣服经检查后再穿上。 (九)蚂蚁咬伤 受害症状”

1、局部瘙痒,丘状红疹,偶尔有刺痛。

2、个别出现过敏反应,表现为全身发红、瘙痒/ 3、皮肤出现破损,感染,严重可引起局部坏死。 处理方法:

1、一般没有毒素,常规消炎处理即可。轻微咬伤可不理会。 2、皮肤破损者,在清洗后应该进行简单包扎。 3、马齿苋捣烂外敷可缓解疼痛和消肿。 预防措施:

1、蚂蚁有固定的路线,不要堵塞其必经之路。 2、不要在蚁巢附近搭营或休息。 3、不要将食物碎屑留在自己周围。

4、蚂蚁不仅生活在地面,许多种类都有上树的习惯。靠在树干上休息时应该注意。

四、爬行类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一)毒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