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六课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第六课

名称:野外避险与救援(动物伤害)

在野外,我们经常会和动物相遇。其实,动物比人类更希

望”和平相处”。在大多数情况下,只要人类不去干扰动物,对动物来说,就是求之不得的了。动物一般不会主动攻击人类(除少数寄生虫外),只有当动物受到威胁时,才会向人类发起攻击,有的攻击是直接或间接致命的。

动物的防御器官有的是有毒的,有的是有细菌的,大型动物也可以造成机械损伤。防止动物伤害到自己是前提,及时处理伤害是其次。即使我们学会了以下的一些方法,我们还是应该在回到居住地时,积极地去看医生。因为遭受动物伤害有时并不会立刻发病,既有一定的”潜伏期”。 一、水母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大型水母(如海蜇等)蜇刺人体后,其刺丝囊中的毒素会造成人体皮肤红肿。如果被蛰刺的面积较大,可以引起麻痹,甚至死亡。在海边活动时要特别重视。 处理方法:

1.清除触手。 2.海水或者食醋冲洗患处。 3.剥离患处刺细胞。 4.送医院治疗。 预防措施:

1、不要在有水母出没的地方游泳。 2、乘小船时不要把手脚放在水里。 3、水下作业要穿防护游泳衣。 二、蛭类伤害的预防与处理 水蛭

广泛分布于河流、水库、湖泊、池塘、水田等水域;体长30~60厘米,宽4~8毫米; 体前后各有一个吸盘,人被吸血后,伤口流血不止。

处理方法:

1、被水蛭叮咬时,不要用手直接拽下,可以拍打或用烟头或打火机烤。

2、如果没有消毒水,可用盐水或清水冲洗伤口。然后手压法止血10分钟或加压法包扎。 3、向医生咨询。 预防措施:

1、水中活动尽量不赤脚。 2、经常检查浸水肢体。

3、烟蒂泡水,涂抹身体(干扰水蛭化学感应器)。 三、节肢动物伤害的预防与处理方法 (一)蝎子蜇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