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经典成语、名言、诗句的哲理赏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

则。

34.能群者存,不能群者灭;善群者存,不善群者灭 该句出自唐李白 ?行路难?,其意为:乘长风破万里浪的2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矛盾同一性)。

23.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问题。

24.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梅须逊许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金非不为宝,玉岂不为坚?

用之以发墨,不如瓦砾顽——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

2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矛盾的普遍性总是存在于矛盾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出来。

26.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凡物各自有根本,种禾终不生豆苗——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27.骅骝日千里,亦在御功者——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28.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29.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同一事物的

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30.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主要矛盾决定事物的发展。

31.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 “祸兮福之所;福兮祸之所伏”;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任何矛盾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双方,矛盾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32.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没有否定就没有发展,辩证否定即“扬弃”。

33.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35.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36.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生的价值的实现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37、“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该句出自宋?朱熹《观书有感》,喻意为只有不断从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更新知识,才能取得新的进步。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认识应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扩展和向前推移。该句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认识应该不断的深化和向前推移,这样才能保持“清如许”,永不过时。 38、“竹外桃花三两支,春江水暖鸭先知。” 该句出自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意为竹林外斜横出两三枝艳丽的桃花,春天的江水变暖鸭子最先知晓。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认为,任何事物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互联系,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事物之间的联系形式具有多样性,其中有一种重要的联系形式就是因果联系,即事物之间那种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春江水暖”和“鸭先知”之间就是这种联系。 39、“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该句出自唐?白居易?赋得古原送别?,其意为野火烧不绝那些顽强的野草,只要春风一吹,便又蓬勃地生长出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新生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它的成长是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发展过程,我们要努力促进旧事物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这首名句的寓意为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40、“九仞之积,犹亏一篑之功” 该句出自唐魏徵?十渐不克终疏?,其意为:堆积九仞高的山,还差一筐土就不能成功。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是从量变开始,不, 有量的积累就不可能有质变发生,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又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该句寓示人们,只有量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平时要注意量的积累。 41、“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时机一定会到来。 考点透视: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而发展的,道路则是迂回曲折的,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因此我们要正确对待前进中的困难和曲折,不能灰心丧气。“长风破浪会有时”寓示的就是这个道理。 42、“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该句出自宋苏洵?辨奸论?,其意为:月亮周围出现晕圈就要起风,柱子下面的石基潮湿就要下雨。 考点透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告诉我们,本质和现象是不可分的,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总是本质的表现,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人们通过对“月晕”和“础润”的分析,认识到大气运行的规律性,从而预见到天要刮风和下雨。 43、“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必须亲自参加实践。 49.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全面、一分为二的观点盾问题。 50.是亦彼也,彼亦是也:违背了矛盾具有特殊性。 51.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 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52.同病异治、异病同治;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解剖麻雀; 抓好典型: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53.和而不同:——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一特殊性是统一的。 54.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牵牛要牵牛鼻子; 好钢用在刀刃上:——抓主要矛盾。 55.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56.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学会“弹钢琴”;

把握重点、统筹兼顾:——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57.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58.浅尝辄止、固步自封——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观点,违背了认识应当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

59.守株待兔:——把现象当本质、把偶然联系当作必然联系的错误观点。

60.声东击西:真象与假象,现象与本质。

6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性的制约

62.有志者,事竟成:——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63.满招损,谦受益:——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64.只讲经济效益,不讲社会效益;——违背发展的普遍性,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65.只讲数量,不讲质量;——违背发展的普遍性,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66.只讲时间,不讲效率;——违背发展的普遍性,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67.只讲规模速度、不讲质量效益;

只见顺利,不见挫折。——违背发展的普遍性,全面的、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诗句体现的哲理

68.不惟上、不惟书、只惟实:_——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辩证的否定观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69..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兼顾次要矛盾。 70..荷花好看,还要绿叶扶持。——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